】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加大稳健货币政策实施力度
http://www.CRNTT.com   2022-06-30 08:20:11


进一步加大稳健的货币政策实施力度、为实体经济提供更有力的支持,中国应坚持以我为主,相机决策。
  中评社北京6月30日电/近期,美联储超预期大幅加息,一次性提高联邦基金利率75个基点,以期将通货膨胀率控制在2%的目标内。市场预期美联储还将继续加息,年内联邦基金利率将提高到3%以上。由于美国货币政策有较强的溢出效应,为了防止本外币利差引发资本流出,英国和瑞士近期也宣布加息。对此,我们应当如何应对,还需做出相应分析。

  经济日报发表中国人民大学长江经济带研究院院长、国际货币研究所副所长涂永红文章认为,美联储之所以加息,主要在于长达10余年的量化宽松政策向市场注入了过多的流动性,在刺激投资和消费的同时,推高资产和大宗商品价格。此外,美国、欧盟的贸易保护主义,严重冲击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加剧了通货膨胀。俄乌冲突进一步加剧了结构性商品供求失衡矛盾,造成能源和粮食价格上涨,进而从供应的源头,将价格上涨传递到生产和消费的末端,引发了广泛而普遍的价格上涨。

  不过,减少货币总量并不能解决供应链受损和结构性失衡问题,治标不治本。而且加息还会产生出乎预料的回溢效应,增加市场流动性总量,部分冲销加息造成的货币收缩。一旦货币供给继续大于需求,美联储控制通胀的政策就会大打折扣。

  文章认为,面对美联储加息以及西方国家的货币政策转向,中国应立足自身经济特征与发展趋势谨慎对待。总体上看,中国与美国经济结构、发展模式不同,经济周期并不同步。目前美国投资、消费两旺,有较高的通货膨胀,中国却亟需提振投资与消费,缓解较大的就业压力。面对不同的经济周期,中美两国货币政策的着力点、政策工具自然会有差异。在美联储加息控制通胀时,中国需要把握好经济运行的节奏,要确保相对宽松的流动性,以支持经济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同时注重结构性发力,运用好差别化政策工具,帮助中小微企业纾困。

  同时,中美互为重要的贸易投资伙伴,美联储加息对中国有较大的溢出效应,带来不小的挑战。加息将降低美国的进口需求,对中国出口造成不利影响,一定程度上打击市场信心,加速资本流出。这一方面不利于中国增加投资和解决就业问题,另一方面加大了金融市场风险的联动性,增加股市、债市、楼市风险。

  不过,事物总是一分为二的,美联储加息也带来一些新的机遇。美元升值会增加中国出口商品的相对价格优势,同时欧盟国家也会扩大进口中国商品。从历史经验看,美联储加息,新兴市场国家容易出现资本外流、本币贬值等现象,比较脆弱的国家甚至会出现货币金融危机、经济危机,由于中国经济基本面比较好,国家信用较高,从那些新兴市场流出的国际资本会选择流入中国,形成资本双向流动局面。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