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无人机在俄乌冲突中渐露短板
http://www.CRNTT.com   2022-06-30 22:57:20


 

  奥德·托马介绍说,如今“空中侦察”部队自己就能制造武装无人机,可装备反坦克弹药/榴弹发射器,有50个经验丰富的无人机操控小队。该部队每天可执行300架次的侦察任务,而乌克兰飞机每天只能升空十几架次去搜集情报。

  尽管如此,无人机的效率在今天受到了质疑。顿巴斯现在是炮火密集的壕堑战,这让无人机的作用很难发挥出来。

  保罗·卢申科认为,不同于军队和反叛部队或恐怖组织之间的非对称战争,在顿巴斯这样的冲突中,无人机“在战略上没什么效率,如今(在前线)部署那么多无人机有点夸张了”。

  报导援引美国《外交政策》双月刊网站最近的报导强调,美国和乌克兰某些高官对使用“灰鹰”或“旗手”这样的武装无人机持犹疑态度,毕竟对方有S-300和S-400防空系统。文章作者杰克·德奇提到,乌克兰参谋部与前线部队之间在这一问题上“意见不合”,前线部队每天出动的无人机被限制在20至30架次。

  报导称,背后还有一个成本问题:尽管“灰鹰”无人机靠近前线效率更高,但有可能执行一两次任务后就会被击落。显然对于单价上千万美元的成本来说非常不值,尤其是对比最近谈论最多的“弹簧刀”和“凤凰幽灵”两款自杀式小型无人机。

  讨论是开放性的。武器工程师也应着眼于未来的无人机。保罗·卢申科表示,在乌克兰可以配对使用无人机,“派小型商用无人机去确定目标,另一架武装无人机则可以去实施打击”。目前,离无人机之间的互动还比较遥远,“但我们可以在人员操控下综合使用无人机,以便能在战场实现不同的效果”。

  美国布鲁金斯学会分析师迈克尔·奥汉隆则认为:“无人机很重要但缺少战术灵活性。它们就像可以不断扩编、便宜的飞机,也比传统战机能实施更精准的打击。”

  至于未来,奥汉隆说:“我们需要但目前还没有的主打无人机,是要能满足较大荷载但又足够小且功能更多样,而且还不需要修建跑道。”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