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探索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http://www.CRNTT.com   2022-07-01 07:53:53


 
  文章指出,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关键是要适应要素禀赋条件变化、经济发展趋势导向、全球经贸格局重塑等新情况新要求,加快探索形成以技术创新为支撑、以内生增长为动力、以品质升级为核心、以绿色低碳为底色的,更有动力、更加高效、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高质量发展路径。

  文章认为,下一阶段,需在实现核心技术自主可控、产业结构高端精益、要素投入高能有效、发展方式绿色低碳等方面下功夫。核心技术自主可控,就是要围绕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目标,提高关键产业、重大技术、核心环节保障基本运行的能力,切实增强经济发展韧性,更好应对外部风险和挑战;产业结构高端精益,就是要着力提高高性能、高品质产品占比,增加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增长贡献;要素投入高能有效,就是在要素投入结构中,增加优质、高端、创新要素占比,围绕技术等要素优化配置、重塑产业竞争力,推动形成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能;发展方式绿色低碳,就是要贯彻绿色发展理念,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提高资源、能源等的利用效率和水平,加快构建绿色制造体系和新型“产业—环境”关系。

  一是加快动能转换,塑造技术驱动新优势。要把技术放在要素配置更加突出的位置,全面提高关键共性技术和应用技术创新能力,加快育成技术创新发展优势。需培育形成技术领先、创新活跃的制造业新增长点,推动产业发展从劳动密集、资本密集向技术密集转变,加快构建以科技为引领的现代产业体系;需顺应科技变革新趋势,积极应用数字化、智能化新技术推动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型升级,加大力度推动高端装备、汽车、电子信息、新材料等产业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实现突破。

  二是完善协作体系,优化内生增长环境。顺应国内大循环日益强劲的发展趋势,提高国内产业链协作水平,加强链主企业、核心零部件企业、加工组装企业之间的配套协作。强化产业链薄弱环节攻坚,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打通制约发展的断点堵点。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提升科技创新、人力资源、现代金融等关键要素对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支撑作用,提高制造业吸引要素、汇聚要素、使用要素的能力与水平。推动供给与需求深度对接,发挥中国超大规模市场对产品升级和技术创新的引领支撑作用,提升制造业供给对需求的适配性,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

  三是提升竞争能级,拓展品质升级空间。顺应消费升级趋势,大力改造升级传统产业,积极开展精益生产、精品制造,提高中高端消费品占比,引导消费品制造向个性化、时尚化、智能化、品质化方向升级,加快自主品牌培育和国际化步伐。对标国际先进水平,不断缩小国内外原材料产业的技术差距,加快传统材料产品升级换代,促进新材料的创新应用,不断提高产品质量稳定性、可靠性和适用性。加快装备、汽车、电子信息等产品集成化、智能化、服务化升级,提高“硬件+软件”“产品+服务”等的融合发展水平,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提高对国内外市场的影响力。

  四是转变发展方式,推动绿色低碳发展。顺应清洁化、高效化、减碳化发展趋势,推进节能减碳重大关键技术创新,大力开发低碳技术、低碳装备、绿色产品,加快推进钢铁、石化、建材、有色等高载能行业节能改造,逐步淘汰能耗高、效率低的企业和产能。发展壮大节能环保服务市场,大力发展节能环保和低碳服务业,引导节能减碳领军企业面向全行业全社会提供专业化服务。加快构建资源循环型产业体系,强化重点行业清洁生产,全面推行循环生产方式,促进企业、园区、行业间实现链接共生、原料互供、资源共享。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