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国评论通讯社
首页|头条|焦点|大陆|台湾|港澳|国际|美国|两岸|华人|经济|财经|军情|社会
人物|文萃|图片|文化|娱乐|评论|社评|快评|观察|专论|网评|外电|智库|智囊
专题|专访|专页|周边|诗词|出版|编译|网书|数据|动态|电讯|名家|记者|简介
   2025年4月5日 星期六
设为首页】【加入最爱】【中评邮箱
您的位置:首页 ->> 中评电讯 】 【打 印】 
韩媒:看不见的外籍劳工汗水与生活
http://www.CRNTT.com   2022-07-12 10:35:02


  中评社北京7月12日电/据环球时报报道,韩国《先驱报》7月7日文章,原题:看不见的外籍劳工汗水与生活  “海女”是济州岛的特色职业,也是其旅游攻略上的亮点之一。“海女”和她们古老的海洋捕捞技术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然而,在15世纪,这些顽强的女性只穿着薄棉制成的衣服,勇敢地跳入寒冷的大海,让一位巡查的新地方长官大吃一惊。慈祥的长官下令,不准再将鲍鱼和海带端上餐桌。“当我看到那些可怜的女性在如此令人难以置信的条件下工作时,我怎么能吃得下去呢?”他哀叹道。

  亚洲媒体文化工厂2018年制作的纪录片《温室不是房子》,让人瞬间想起了15世纪这一幕。这个影片以令人尴尬的方式揭露了支撑韩国萎缩农业的外籍劳工所承受的残酷现实。正如纪录片片名所示,绝大多数外籍农业劳工(其中大部分是年轻女性)生活在温室里。他们在塑料温室中用夹层板材或集装箱搭建的临时建筑里睡觉、吃饭。这些破旧的生活区隐藏在黑暗的覆盖物下,由小房间组成,平均每个房间住3到5名工人。它们很少配备加热或冷却系统、干净的厨房、淋浴间或厕所。有些房间甚至没有安全锁。

  这些场景在2020年12月的一个晚上得到现实案例的印证。京畿道抱川市31岁的柬埔寨女工农索肯在蔬菜农场死亡。农索肯满心期待着3周后能与家人团聚,却被发现死在了供暖差、脏乱的住所里,当时天气预报称气温骤降至零下18摄氏度,她的室友们在另一个地方过夜,农索肯独自睡在房间里。

  韩国活动人士禹春熙最近出版的一本书《与紫苏叶抗争:柬埔寨劳工的1500天》以农索肯2016年4月来到韩国开篇,以韩国和柬埔寨的实地调查为基础,与40多名外籍劳工和20多名韩国农民进行交谈,了解紫苏叶农场工作的外国劳工的日常生活。为什么选择紫苏种植农场呢?她解释说,紫苏生长迅速,全年都需要密集人工。它让农场工人一年到头都很忙,因此受到那些不想在冬季假期没有收入的外籍劳工青睐。这对农场主来说也有利可图,因为他们可以利用外国人相对廉价的劳动力。禹春熙说:“紫苏叶农场已成为韩国日益萎缩的农业中,外国劳工越来越多的典型案例。”

  禹春熙的调查发现,除了残酷的生活条件,大多数外籍劳工还面临着工作时间过长,工资过低的问题,对他们的老板也几乎没有追索补偿的权力。为了将无证移民拒之门外,就业许可制度使外籍劳工几乎不可能离开他们的雇主,即使他们明显过劳和受到虐待。这些外籍劳工的劳动合同规定,每天工作11个小时,其间休息3个小时。但大多数工人每天工作10个小时以上,休息时间很短,每月仅休息两天。他们的收入远远低于法定最低工资,拖欠工资的现象也屡见不鲜。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
首页 | 港澳新闻 | 国际时事 | 两岸专区 | 军事聚焦 | 评论世界 | 财经视角 | 文萃大观 | 中评电讯 | 时事专题
关于我们 | 中评动态 | 招聘人才 | 联系方式 | 链接方式 | 中评律师 | 验证记者证 | 免责条款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国评论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