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网评:用评价体系改革推动人才成长
http://www.CRNTT.com   2022-07-20 13:45:52


 

  正如第四次全国科技工作者状况调查数据显示,在发表过学术论文的科技工作者中,93.7%的人认同发表论文的主要目的是“符合职称晋升要求”,而对于“发表独创性研究成果”“满足个人学术兴趣”等动机的认同度则相对较低。“期刊超越指数”的提出,是一次“破立并举”的探索,能够让影响因子回归“计量工具”的本质,淡化“评价指标”的色彩,从而进一步推动形成以质量、绩效、贡献为核心的评价导向,构建更加利于人才成长的科研生态。

  从科技管理规律而言,采用“期刊超越指数”作为期刊分区指标有助于提升科技共同体的话语权和主导权。作为一种测算方法和计量工具,影响因子并不反映具体单篇论文的水平,没有好坏对错之分,但是,以影响因子为核心的评价体系,本质是由期刊所主导的,意味着科学共同体对于自身评价功能的弱化,将评价规则的主导权和评价标准的制定权让渡给了期刊出版商。

  科技界一直致力于破解这一困局,早在10年前,国际科技界就联合相关科技期刊出版商发表《科研评价旧金山宣言》(DORA),并发出倡议“禁止使用基于期刊的定量指标如期刊影响因子作为评价单篇论文质量的评价指标,来衡量科学家个人的研究贡献,以及在人员聘用、晋升或资助决策中直接使用”。中国科协也积极动员相关专业学会、科研主体和期刊运营主体,研制并发布了“科技期刊世界影响力指数”(WJCI),为评价机制的多元化发展开展探索。由此可见,中科院此次关于期刊分区表的调整,无疑是一次对科技评价改革的有益实践,意味着科研主体尝试构建符合自身需求和特征的评价体系,将有望为其他科研主体发挥示范作用。

  中科院此次探索或将有效克服对“影响因子”的片面依赖,推动采用更加全面的科技评价体系,并带动科技界评价方式的整体性变革。这也将利于构建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引导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用有所成。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