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经济压力下,欧洲寄望“中国药方”
http://www.CRNTT.com   2022-07-20 15:42:25


 
  许多欧洲人正切身体会到中国供应链的重要性。家住斯图加特的汉娜曾作为一家汽车公司的经理人到北京工作过两年。她对记者表示,相比于亚马逊等美国网购平台,现在许多欧洲人更喜欢用中国购物App,因为这些App可以直接通达中国的商品供应链,收货更快速、便捷。这些App上可以买小家电、服装等日常生活用品,且大部分从中国直接发货,或在与中企有密切联系的欧洲仓库发货。今年夏天欧洲物价大涨,甚至翻番,更加凸显中国物品的物美价廉。

  欧洲经济界现在也将解决短缺问题的希望更多寄希望于“中国因素”,从而遏制欧洲国家愈演愈烈的通货膨胀,尤其是原材料供应方面。

  德国慕尼黑Ifo经济研究所公布的调查报告显示,2022年下半年起,德国工业原材料短缺现象还将至少延续十个月。6月份,74.1%的德国企业面对中间产品和原材料采购瓶颈问题。在电子、机械工程和汽车制造等德国关键产业,存在供应链问题的企业比例尤其高。约90%的企业报称未能完全收到所需材料和初级产品,没有一个行业预期供应问题会在年内消失。

  中国正是欧洲最大的原材料来源国之一。德国工业联合会数据显示德国在原材料上依赖中国供应,93.5%的稀土需求靠中国满足,石墨(90.4%)、铋(87.1%)镁(79.8%)等原材料也大多需要从中国进口。

  同时,电动车电池、半导体等行业也需要中国配件或原材料。《南华早报》本周发表的德国政治分析师托马斯·福尔克的分析文章称,欧盟估计,随着清洁能源的发展,到2030年,单单对钴的需求就将是目前的五倍。德国雄心勃勃的电动车构想需要锂,欧盟的需求到2030年可能会增长18倍。

  此外,许多欧洲的药物活性成分也依赖中国。2020年,德国63%的药物活性成分来自以中国为主的亚洲国家。欧洲的抗生素等药物也很大比例来自中国生产或提供原材料。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