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全球为何进入炙烤模式
http://www.CRNTT.com   2022-07-20 15:57:01


 
  中国中央气象台19日也通报称,进入7月以来,随着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不断西伸加强,在大气晴空辐射和下沉增温等因素的影响下,中国南方地区出现大范围的持续高温天气,多地最高气温达到或突破历史极值。预计从21日起,中国南方高温天气将再度发展,随后副高还将与伊朗高压打通,这意味着副高十分强盛。7月21日至7月底,四川盆地、江汉、江淮、江南、华南及新疆南疆盆地、内蒙古西部等地又将出现大范围35摄氏度以上的持续高温天气,其中浙江、福建及南疆盆地、内蒙古西部等地最高气温将超过40摄氏度。

  中国国家气候中心气候变化首席专家、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兼职教授任国玉19日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最近北半球高温热浪主要发生在欧洲和北美地区,东亚则发生在我国长江中下游、韩国和日本中南部。他强调说,欧洲和中国长江中下游等地出现高温热浪,是多个大气、环境因子共同作用的结果。全球气候变化应该有助于增加高温热浪发生频次和强度;异常的大气、海洋和陆地表面状况是欧洲中西部、东亚副热带地区出现高温热浪的直接因素。例如长江中下游的持续性高温热浪,与拉尼娜背景下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偏强及其亚洲夏季风偏强、长江中下游梅雨期降水偏少等因素有关。东亚夏季风偏强年份一般北方降水偏多,长江中下游主汛期降水偏少。由于今年梅雨降水量偏少,梅雨结束后伏旱期云量少,太阳辐射强烈,加之去年梅雨期也偏短,降水量较常年少,长江中下游近期出现较严重乾旱,土壤水含量低,这些因素都有利于增强高温热浪。

  与太阳活动高峰期有关?

  地球天气的变化,归根结底是来自太阳辐射的热量改变。今年正值太阳活动的高峰期,多地遭遇极端高温天气是否与此有关呢?

  美国“太空新闻”网站称,太阳活动从低潮期到高峰期会发生周期性变化。每间隔约11年,太阳磁场的南北磁极就翻转一次,尽管太阳磁极的变化原因尚不清楚,但其转变与太阳活动的峰值周期吻合,同步伴随着太阳黑子、耀斑和日冕物质抛射活动的剧烈变化。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预测显示,人类统计的第25次太阳周期于2019年12月开始,预计将在2025年年中达到顶峰。但从2020年开始,科学家们就发现太阳的活跃程度明显高于预期,可能今年就已经达到峰值。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太阳物理学家斯科特·麦金托什承认,当前科学家对太阳活动的瞭解还很少,通过统计太阳黑子的数量来预测太阳周期性活动的确存在偏差。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