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失败的闪击?戈斯托梅利机场争夺战
http://www.CRNTT.com   2022-07-23 14:49:13


  中评社北京7月23日电/据澎湃新闻报道,俄乌军事冲突已经进行了140多天,但依然“战争迷雾”重重,消息真真假假,即使冲突爆发之初的一些战斗,外界也难以一窥其全貌,但通过拼凑后续出现的一些相对权威的信息,也能够对一些战斗有更深的认识——比如冲突首日备受关注的戈斯托梅利机场争夺战,这场关键战斗直接影响了这场冲突的走向。

  2022年2月24日凌晨,白俄罗斯戈梅利市的军用机场灯火通明,停机坪上整齐地排列着数十架俄罗斯军用直升机,有武装直升机,也有运输直升机。2月的白俄罗斯寒冬凛冽,地勤人员冒着呼呼的寒风为直升机挂载弹药、加注燃料和检查。

  一切准备就绪后,发动机开始启动,旋翼逐渐转动,空降军的全副武装的士兵开始登机,伴随着发动机的轰鸣声,武装直升机率先升空,之后运输直升机陆续起飞,消失在茫茫的黑夜,他们的任务是“在基辅政权的心脏插一把刀”——突袭乌克兰戈斯托梅利机场(安东诺夫机场)。乌克兰戈斯托梅利机场俯瞰图。

  闪击的诱惑

  神兵天降这一词大家幷不陌生,对于主要生活在陆地上的人类来说,从另一个维度(天空)来的力量往往意味着突然袭击或降维打击,这种认知不仅体现在神话故事或小说,而且还是人类一直孜孜以求的一个目标。科学技术的发展,尤其是航空器技术的发展让人类拥有这种能力成为了可能,空降兵则是人类持之以恒追求下的一大成果。

  空降作战最早出现于上个世纪20年代末,1930年,苏联建立了世界第一支正式的伞兵部队,空降兵以航空器(飞机、直升机和飞艇等)为主要运输工具,以降落伞和陆战武器为基本装备,通过伞降和机降进行作战,快速反应、突然性是空降作战的主要特点。<nextpage>

  空中机动带来的快速机动、突然性、不受地形限制等优势使空降兵成为世界许多国家眼中的“奇兵”,但硬币的另一面,空降兵孤军深入往往意味着“生来就是被包围”(出自经典空降作战影片《兄弟连》),作战环境险恶难测。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苏联、德国等国都多次应用空降兵参战,这一时期各国军方倾向于规模较大的战役性空降作战,通常使用一空降师,在短时间投入大量部队形成优势力量,以最快的速度在最短的时间内击败敌人。由于受当时航空科技水平的限制和降落伞技术水平的限制,人员、武器、物资散布面积大,集结困难,着陆和集结阶段战斗力弱,易遭敌反空降兵力。从突战统计数据来看,当时空降兵损失比率高达50%—70%以上。苏联空降兵在1968年的“多瑙河”行动中发挥的先锋作用备受瞩目。

  虽然空降兵在二战期间的一些战役中损失惨重,但其远程突袭,快速机动的优势仍然得到了许多国家尤其是军事强国的重视。二战后,随着大型军用运输机,直升机和空降武器的发展,空降兵的发展迎来新的机遇。战后,战术级别的小规模空降、伞降与机降相结合、特种空降作战等相益盛行。美军在越南战争中大量运用直升机机降作战、苏军在捷克斯洛伐克和阿富汗空降作战等都是战后成功的空降作战战例。

  在这些成功的空降行动中,1968年苏联空降兵闪电攻占布拉格机场开辟空中走廊的战例一直被后人津津乐道。1968年8月20日夜11点,一架苏联民航客机与捷克斯洛伐克首都布拉格的机场塔台指挥员进行通话,称飞机遭遇故障请求紧急降落。由于对方称是民航客机,按照惯例,塔台指挥员答应了苏联客机的请求,幷引导其降落。然而,飞机降落后,客机还没停稳,机舱门便已打开,数十名全副武装的空降兵从舱门中涌出,占领幷且控制了布拉格机场。几分钟后,苏军第103近卫空降师乘坐30多架安-8、安-12型运输机,从驻地白俄罗斯的维捷布斯克起飞,以每分钟1架的间隔空运到布拉格机场。1小时后,苏军空降兵已经直扑布拉格了,与此同时,苏联以及华约组织部分国家其他地面部队也开始从各个方向进入捷克斯洛伐克。6小时之后,数10万捷克斯洛伐克军队缴械,苏联及部分华约组织国家的军队控制了捷克斯洛伐克这个盟友的全境。短短几个小时就控制了捷克斯洛伐克,令西方世界大为震惊。空降兵在此次行动(代号“多瑙河”)发挥的先锋作用备受瞩目。<nextpage>

  空降兵在“多瑙河”行动中的优异表现也让其发展更受到军政高层的重视,规模不断扩大,地位也不断提升,在上世纪成为独立军种,巅峰时期人数更是高达8万余人,是当时世界上最大规模的空降兵部队。之后,苏联/俄罗斯空降部队在多次战争或紧急事态中均有优异表现:比如在1979年入侵阿富汗战争中,空降兵迅速控制首都;1999年,俄空降兵抢先占领了科索沃普里什蒂纳机场; 2000年第二次车臣战争中,第76空降师90余名官兵血战776高地。

  就在今年1月,俄军快速介入哈萨克斯坦局势,俄空降兵再次向外界展示了其不俗的作战能力。1月5日,哈萨克斯坦总统托卡耶夫请求集安组织(CSTO)向该国派遣维和部队,集安组织安全理事会同意了这个请求。1月6日,俄罗斯空降兵为主力的先锋部队300人抵达哈萨克斯坦执行任务。在此次行动中,来自第31近卫空降突击旅、第45独立特战旅和第98空降师的空降兵分队从莫斯科州的契卡洛夫机场、伊万诺沃北机场和乌里扬诺夫斯克东机场出发,前往哈萨克斯坦,空天军军事运输航空兵部队出动了70架伊尔-76大型运输机和5架安-124战略运输机,投送了3000余名空降兵,除了装载兵员,还装载空降战车、轮式步兵战车、卡车及其他武器,短时间内控制了哈萨克斯坦首都的局势。

  快速反应、战果累累,尤其夺控关键机场,进而以点带面,往往能够为整个军事行动的成功开个好头,正所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因此,闪击的诱惑确实非常大。这次俄乌冲突首日,俄空降兵“故技重施”,准备“在基辅政权的心脏插一把刀”。俄罗斯空降兵在平息哈萨克斯坦国内局势行动中的表现再次引发外界的热议。

  “在基辅政权的心脏插一把刀”   
 
  这次俄空降兵选择了乌克兰西北部的戈斯托梅利机场(安东诺夫机场)。<nextpage>

  戈斯托梅利机场位于基辅西北部约20公里处,是一个国际货运机场,隶属于安东诺夫飞机制造公司,幷由其下属的安东诺夫航空负责运营。该机场拥有一套长3500米的主跑道,能够起降安-225战略运输机。安-225是世界上重量最大的运输机,那意味着可以起降任何一种运输机。而且戈斯托梅利机场是安东诺夫设计局的附属设施,周围居民较少,防卫力量也比较薄弱,能够最大限度减少平民伤亡,是一个进攻基辅的理想桥头堡。占领该机场后,开辟空中走廊,引导运来步兵战车、火炮等重型武器的大型运输机降落,迅速攻入乌克兰首都。

  当时对于这场突袭行动,俄罗斯《观点报》报道认为,“俄罗斯空降部队瞬间出现在距乌克兰首都市中心20公里处的戈斯托梅利机场,在基辅政权的心脏插了一把刀”。

  最初,外界对于2月24日突袭戈斯托梅利机场的俄军部队众说纷纭,有说法认为来自第76空降师,也有说法认为是来自类似于俄“信号旗”的特种部队,随着后续俄军方及媒体逐渐披露的消息,执行此次突袭行动的主力来自俄军近卫第31空中突击旅,幷从空降兵独立特战第45旅抽调精锐力量对其进行补充。俄军至今未公布参与当天任务的人数。根据被俘空降兵的采访,当天大约有40架直升机参与了行动,每架运输直升机装载了16-17人,除掉专用武装直升机卡-52,担负运输任务的米-8直升机数量约10-14架,规模大概220人,也有分析认为,当天有接近300人参与了行动,我们取中间数,大概有260人,大致规模相当于一个加强连。第31近卫空降突击旅是俄军近年来空降兵改革的成果之一。

  第31近卫空降突击旅驻防于乌里扬诺夫斯克市,该旅编内2个空中突击营和1个空降兵营,此外还有2个旅属炮兵营、坦克连等力量。该旅兵力约2200人,装备108辆BMD-2型伞兵战车、60辆BTR-D型轮式战车和数十门D-30火炮。第45独立特战旅(驻地莫斯科州的库宾卡)是一支空降特战部队,编内有2个特战营,2个特侦/无人机分队和心理作战分队等,是一支专为干预外部局势而编成的特种作战部队,拥有丰富的海外作战经验,是俄罗斯对外军事干涉的“急先锋”。

  上述两支部队都是俄军近年来空降兵改革的成果。其实,冷战结束后,俄罗斯空降兵就一直进行改革,进入新世纪后加快了改革的步伐,改革的主要特点是空降突击化、职业化和模块多功能化,强化作战能力和任务适应性。<nextpage>

  以此次突袭戈斯托梅利机场的主力第31旅为例,2018年,谢尔久科夫宣布将把2017年最佳空降兵分队-乌里扬诺夫第31空降突击旅作为改革试点单位,采用全新的编制以及空降战术:新的空降突击旅将由2个新型空中机动营和1个保障营组成,改革的目的是验证在变化的军事政治和战略情况条件下组建新型兵团单位的适用性,以及“确定新型兵团的最佳组织编制结构幷明确其所遂行任务的性质”。在2020年9月举行的“高加索-2020”战略首长司令部演习中,俄第31空降突击旅实验性地组建了“新型机动作战营”进行作战:数十架米-26和米-8直升机在卡-52武装直升机的火力支援下,将作战人员和武器装备投送至作战区域,展示了空降突击作战能力。有了直升机的加持,空降兵可在作战区域内广泛机动作战。
有了直升机的加持,空降兵可在作战区域内广泛机动作战。

  当时,国防部长绍伊古认为“独立空降突击分队和陆航分队的联合作战极大提升了消灭敌人的进程和效率”。谢尔久科夫上将也高度评价了空降突击分队和航空分队的作战行动,幷表示根据演习成果决定正式开始组建“新型空降兵联合分队”,新的空降分队主官将能直接指挥地面炮火、轻型专用运输车辆和空中直升机分队,极大提高了机动性和火力打击效果。

  第31空降突击旅类似于美国的第101空降旅,以直升机为主要运输工具和火力支援手段,可在作战区域内广泛机动作战,必要时候也可以伞降作战,伞降与机降相结合,任务适应性大幅提升。因此,此次突袭戈斯托梅利机场也是对俄罗斯空降兵军改成果的一次实战检验。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