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本轮全球高通胀的表征、诱因与深层症结
http://www.CRNTT.com   2022-07-26 08:25:56


  中评社北京7月26日电/通货膨胀的实质是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现实购买力大于产出供给,导致货币贬值,而引起的一段时间内物价持续而普遍地上涨现象。

  今年年初以来,欧美等海外相继疫情解封,经济活动普遍恢复,原本预期这波通货膨胀会降温,不料依旧居高不下。可谓“覆水难收”,如今美元无限量化宽松的“蝴蝶效应”,几经流动、传导,演变成了全球性通胀飓风。

  表征:历史性高通胀时刻

  当前,全球经济正遭遇历史性高通胀时刻。美国通胀迈入9时代:根据美国劳工部公布数据,6月美国CPI同比上涨9.1%,环比上涨1.3%,刷新40年来最高纪录,远超市场预期的8.8%;剔除了⾷品和能源消费价格之后的核心CPI同比上涨5.9%,同样高于市场预期值5.7%。3-6月美国CPI均在8%以上波动,同时核心CPI同比连续6个月在6%以上。

  不仅美国,欧洲同样深陷通货膨胀困扰。欧盟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欧元区6月CPI同比增长8.6%,再创历史新高;英国统计局此前数据显示,英国5月CPI同比上涨9.1%,为40年来峰值;土耳其官方公布6月CPI同比涨幅78.6%,近期德国、西班牙和比利时等国的通胀率均值都维持在高位。各欧元区财政部长在欧元集团会议表示,抑制通胀是欧洲经济的首要任务。

  在亚洲,通货膨胀也呈扩散蔓延态势。印度、韩国和新加坡的通胀远高于各自央行的目标,韩国6月CPI同比上涨6.0%,高于上月5.4%的涨幅,创下1998年以来最大增速;日本和中国台湾地区的工资增长仍然在疫情前的趋势范围内,因此其核心通胀尚在舒适区之内;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和泰国的通胀较为温和,总体是成本推动型通胀。

  对中国而言,由于今年疫情多点散发频发带来内需抑制、消费疲软,致使CPI上行幅度低于预期,但由于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普遍上涨,也面临着严重的输入型通胀风险。预计下半年,随着经济增长的快速复苏,核心通胀率极有可能攀升。

  诱因:美元惹祸,全球埋单

  过去两年来,美国疯狂印钞7万亿美元,并将债务提高到30万亿美元。在美联储放水的诱导下,世界上许多国家的央行都推出了货币宽松计划,以拉动经济复苏。以往,货币超发可以通过股市和房地产市场吸纳,但无奈这波疫情的抑制作用太多,严重影响了全球经济运行,使得大量超发的货币没法被产业消化,致使大量流动性在市场游荡,从而不断推高通胀。

  长期过度发行货币的后遗症,以“发高烧”的形式显现。美国对抗通胀的药方,无外乎加息,但老药方却不一定总是奏效。在6月的货币政策会议上,美联储加息75个基点,尽管祭出了自1994年以来最大幅度的单次加息,仍难改6月通胀破“九”的局面。事实上,自3月以来,美联储已三次加息,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上调至1.5%至1.75%之间。7月再次激进加息已经成为市场共识,据市场人士预测,美联储定于7月26日至27日召开新的货币政策会议或将加息幅度超过75个基点。

  美联储加息的一个重大影响,是拉他国下水“帮忙”一起来应对美国国内通胀。道理很简单,美元作为支付占比接近40%的世界霸权货币,加息之后势必走强升值,相应就意味着其他货币就会贬值。如此,就会倒逼其他国家尤其是发达经济体跟随加息节奏,否则就可能承受股市下跌、物价飙升等一系列不良后果。美国的货币财政政策加剧了全球流动性过剩,推高了新兴市场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负债水平,增强了金融不稳定性。一旦美国国内经济复苏导致通胀率上涨,美联储就会开始收缩货币政策,而这又将给外围国家造成新的负面冲击。近期日元大幅贬值,欧元兑美元跌破1:1,包括中国A股走弱,一定程度上都是美国加息的连锁反应之一。

  恶性通胀使资产贬值,对于欧美发达国家而言,可以依托经济实力抵御通货膨胀,甚至转嫁其影响给发展中国家。因此,发展中国家尤需要警惕世界其他国家通货膨胀的泛滥。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