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社北京7月26日电/据澎湃新闻报道,影响世界的俄乌冲突已进入第六个月,俄罗斯依然希望对外界表现出一切照旧的从容。7月20日,俄罗斯总统普京访问德黑兰,参加了与伊朗、土耳其的三国峰会。7月24日,俄罗斯外交部长拉夫罗夫则抵达了其非洲之行的第一站开罗,俄罗斯在非洲开展的一系列外交行动旨在打破西方对俄的外交孤立与制裁。
虽然俄乌冲突颠覆了外界不少有关欧洲安全的既定思维,但总体而言,俄乌冲突在政治和安全层面对于“非西方国家”的影响较小——这些国家也为俄罗斯与西方争夺影响力和发挥政治作用提供了新的舞台。
普京对德黑兰的访问与美国总统拜登的中东之行有一定程度的重叠。在拜登与曾经厌恶的沙特王储“击拳”相见后没几天,普京就与伊朗最高领导人哈梅内伊握了手。这种“你追我赶”式的平行访问让西方舆论一片哗然,也不无逻辑。
美国媒体不仅对拜登失败的中东之行进行了大量报道,对普京的中东之行也格外关注。据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此前梳理,彭博社、《外交政策》、《华盛顿邮报》等均以“俄罗斯在中东的影响力减退”为主题进行了报道。就普京访问德黑兰期间双方会晤的主要内容,美媒则总结称“俄罗斯正推动建立‘反西方联盟’”。
事实上,作为叙利亚问题阿斯塔纳进程的参与国,俄土伊三国在该进程框架下举行叙利亚问题峰会已有数年。在俄乌冲突和拜登访问中东的背景下,此次峰会上叙利亚问题淡出了人们视野,但很显然,峰会重点也幷非西方媒体所说的建立“反西方联盟”。
对于俄罗斯而言,当前首要问题是俄乌冲突;对于土耳其来说,叙利亚的库尔德武装是重中之重;伊朗目前的主要关切则是重启伊核协议。将三国领导人聚在一起的幷非共同价值,而是各自所牵涉的种种冲突和政治斗争。在《外交政策》的评论中,土耳其与伊朗被描述成俄罗斯“心甘情愿的合作伙伴”,但比起稳定的同盟关系,三方显然更倾向于各取所需的现实主义外交。<nextpage>
阿斯塔纳机制为三国提供了一个搁置分歧的重要机会,在一些问题上,各方可以达成妥协和交易。土耳其为北约成员国,在对俄关系上处于特殊轨道。此前,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已经利用瑞典和芬兰加入北约一事获得了政治优势。现在,埃尔多安还希望利用对俄罗斯的影响力,说服俄伊同意其对叙利亚北部的库尔德武装采取新一轮军事行动。
伊朗也在俄罗斯这里寻求利益最大化。在俄乌冲突爆发后,遭西方国家制裁的俄罗斯打折抛售石油,挤占了部分伊朗的市场份额。不过,近日据多家媒体报道,俄罗斯有兴趣采购伊朗无人机用于俄乌冲突。对此,伊朗与俄罗斯方面既未否认也未证实,但两国的声明留下了达成协议的可能性,因而双方可能会在这些问题上存在妥协空间。此外,据报道,俄罗斯也正在探索伊朗如何经受住西方多年制裁的经验。
陷于乌克兰冲突,俄罗斯无力也似乎无意对其在中东的作用提出更大的愿景,比起框架式的未来,俄罗斯更希望以逐个击破的方式获取利益和谈判砝码。不过,土耳其北约成员国的身份与其更希望被欧洲接纳的心态,决定了三国联盟不可能稳定,甚至连伊朗也希望利用俄罗斯作为筹码,在与西方的谈判中获取更多收益。
普京离开中东后,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的非洲之行又吸引了外界关注。拉夫罗夫7月23日抵达埃及,随后还将出访埃塞俄比亚、乌干达和刚果(金)。与普京相比,他的行程似乎更符合西方舆论中俄罗斯“领导反西方霸权”的要义。
俄乌冲突推高了全球能源价格,同时战争和制裁也影响了全球粮食的运输和供应,由此而来的“蝴蝶效应”在中东与非洲造成的影响最大——2011年的“阿拉伯之春”已有先例,粮食短缺在这些地区往往会成为政治动荡的导火索。而在访问非洲期间,拉夫罗夫再次驳斥了西方有关俄罗斯应该对全球粮食危机负责的指控,反将矛头指向西方。
提到制裁,拉夫罗夫还称赞非洲国家选择了一条“独立于西方的道路”。行前,他在所访问四国的最大媒体上发表了同一篇署名文章。他在文章中表示,“我们知道,非洲的伙伴们不赞成美国及其欧洲‘卫星国’毫不掩饰地想要占据上风,企图强加给国际社会一个单极的世界秩序。”<nextpage>
“俄罗斯将粮食短缺归咎于西方,幷自称是非洲的救世主。”7月20日,美国《大西洋月刊》一篇题为“俄罗斯的饥饿战争”的文章导语写道。作者认为俄罗斯在社交平台上散布虚假信息,重点目标指向反西方情绪强烈的非洲等地区,在粮食危机迫在眉睫,俄罗斯各大媒体纷纷下场传递出一种相同的信息:西方对俄罗斯的制裁是造成粮食短缺的罪魁祸首。
美国对俄罗斯在非洲的“攻势”表现出相当强烈的不满。据《华盛顿邮报》报道,7月21日,美国国会参议院军事委员会成员迈克尔·兰利呼吁对抗“俄罗斯在非洲大陆的活动”。
“看到非洲领导人接受关于导致非洲饥饿流行的原因的虚假信息,我感到很痛苦。”民主党参议员提姆·凯恩在听证会上称,美国领导人必须为“赢得叙事战争”付出更多努力。
对于中东和非洲地区曾饱受殖民主义之苦的国家,西方即使再言口惠施于人,也无法擦去自身历史上的道德污点,这也让俄罗斯看到了机遇。国际危机组织非洲项目主任穆里希·穆提加认为,曾在苏联学习的非洲精英形成了亲俄的网络,苏联曾在南非种族隔离斗争中支持的团体对俄罗斯也有“挥之不去的支持”,此外,俄罗斯还向非洲多国政府提供军火,这些因素都是俄罗斯博取非洲支持时的优势。
“然而,倘若俄罗斯希望更多的非洲国家政府提供全力支持,它将会感到失望。”穆提加对《纽约时报》表示,“非洲大陆各国政府的压倒性本能是保持不结盟,置身于俄罗斯和西方之间的对抗之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