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网评:问天之旅顺利开启奏响逐梦深空新乐章
http://www.CRNTT.com   2022-07-27 10:42:01


  中评社北京7月27日电/网评:问天之旅顺利开启,奏响逐梦深空新乐章

  来源:光明网 作者:向秋

  7月24日14时22分,搭载问天实验舱的长征五号B遥三运载火箭,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准时点火发射,约495秒后,问天实验舱与火箭成功分离并进入预定轨道,发射取得圆满成功。问天实验舱入轨后,顺利完成状态设置,于7月25日3时13分,成功对接于天和核心舱前向端口,整个交会对接过程历时约13小时。7月25日10时03分,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成功开启问天实验舱舱门,顺利进入问天实验舱。

  “问天”成功升空,令人备受鼓舞、深感振奋,这标志着,中国人距离建成自己的空间站又前进了一步。成功“问天”背后的数个“首次”,汇成国人逐梦深空的动人新乐章。

  首次执行“零窗口”发射任务。这是长五系列火箭首次执行“零窗口”发射任务,同时也是文昌发射场执行空间站建造任务以来首次实施“零窗口”发射。由于问天实验舱升空后与天和核心舱实施交会对接,对发射精度的要求更高,需要“零窗口”发射,即火箭发射时间和预定点火时间偏差不能超过1秒。为将问天实验舱精准送入太空轨道,文昌航天发射场抓住了稍纵即逝的发射窗口期,长五B火箭应用了起飞时间偏差修正技术。正是因为不断攻坚克难,才有了分秒不差的顺利发射。

  中国空间站首个科学实验舱。中国空间站问天实验舱全长17.9米,直径4.2米,发射重量23吨,比空间站天和核心舱更高、更大、更重,是全世界在轨最重的单舱主动飞行器。以天和核心舱、问天实验舱和梦天实验舱为基本构型的天宫空间站完成建造后,意味着国家太空实验室也将建成,并将开展长期、多领域、大规模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问天实验舱为科学而生,“问天”叩问苍穹,探索浩瀚宇宙,探求未知奥秘,也彰显国家对创新的重视。

  中国航天员首次在轨迎接航天器。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目前正在太空“出差”,这是我国空间站首次在有人的状态下迎接航天器的来访。在轨2个月后,问天实验舱将实施转位,与天和核心舱形成“L”构型,静待梦天实验舱的到来。神舟十四号航天员此次在轨迎接问天实验舱,将为后续任务提供经验参考,特别是计划明年发射的巡天望远镜也需要定期停靠到空间站,由航天员进行维护。中国空间站建成之后将实现航天员乘组在轨轮换,这意味着航天员在轨迎接航天器会是中国空间站的常态。中国航天人将以专业、自信和豪迈,在太空刻下中国印记。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