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论坛多角度、全方位关注首都文化发展成就,为与会嘉宾展现了很多亮点与惊喜:
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力度更大,成效更明显。2021年,北京历史文化街区占核心区总面积比重已达26%左右;文化科技融合进入快车道,文化产业发展释放新活力,全市规模以上“文化+科技”型企业已有1000多家,占规模以上文化企业数量的20.3%,实现营业收入占比达51.7%,对全市文化企业收入增长的贡献率达69.2%;文艺精品创作不断,“京产”作品迭出,《觉醒年代》《长津湖》《香山之夜》等一批高质量作品问世,观影热潮不断高涨;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更加健全,其中人均实体书店数量居全国第一,每万人拥有0.93个书店,人均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筑面积达0.37平方米;市民文化活动精彩纷呈,2021年首都市民系列文化活动共举办了2.3万场,围绕重点传统节庆日,举办了6000余项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无论是活动的质量还是数量都领先全国。北京文化论坛上发布的“全国文化中心建设2021年度十件大事”集中代表了首都文化发展的耀眼成就,为广泛吸引海内外关注奠定了坚实的实践基础。
为新时代首都发展发挥思想引领作用。为推动全国文化中心建设,北京统筹多方力量,全力做好首都文化发展这篇大文章,这是时代赋予北京的重要使命,也是人民赋予的重要任务。北京文化论坛的顺利举办,就是为了践行这项使命任务,其具体意义与价值要结合全国文化中心的功能定位和建设目标来做进一步理解。
一是全国文化中心建设对于新时代首都发展具有重要推动意义。首都发展重在“高质量”,文化繁荣不仅是高质量发展的一种成就显现,也是高质量发展的强大驱动引擎。要以文化为核,从更高标准优化产业结构,推进文化产业发展引领区建设;以文化为魂,提升首都公共服务水平,推进公共文化体系示范区建设。二是充分发挥首都在文化发展领域的辐射带动、示范引领作用,为文化强国建设提供北京实践和北京样本。据此,需要围绕国家文化发展等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创新路径,率先探索、不断印证,回应党中央对首都文化发展的期待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三是促进北京文化软实力快速提升,向世界文化名城目标迈进。可以看到,论坛作为文化交流的桥梁、文明互鉴的窗口,将为中华文化走出去作出积极贡献。
北京文化论坛是一场群贤毕至、汇集思想的文化盛会,发出了文化传承创新、携手共进的时代强音,为北京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添续了无尽力量。
(作者:黄仲山,系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北京市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所副所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