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缘聚丝源高坪 共享文旅盛宴
http://www.CRNTT.com   2022-07-29 09:48:37


2022四川国际文化旅游节开幕式现场(图片来源:中国文化报)
  中评社北京7月29日电/据中国文化报报道,7月28日,盛夏傍晚,嘉陵江畔夜色如水,月圆如镜。在“月挂碧蓝天,银辉落满地”的良辰美景之下,由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南充市人民政府主办,南充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南充市高坪区人民政府承办的2022四川国际文化旅游节在南充市高坪区六合丝绸博览园举行。

  本届四川国际文化旅游节以“安逸四川·丝源高坪”为主题,突出“国际范、巴蜀韵、工业风、丝绸情”,共将开展1场开幕式、1个世界丝绸源点·博鳌国际峰会、1台《东方丝源》专场杂技演出、4个揭牌揭幕仪式,期间配套举办第五届嘉陵江灯戏暨地方戏剧艺术节、“一带一路·爱上绸都”——丝路青年南充研学之旅文化旅游宣传活动、2022国际文化旅游节——国家级非遗(南充)海外推介讲座、南充市2022年嘉陵江放牛季、嘉陵江夜间音乐季、“音阆而来”音乐季等活动,为广大游客献上一场文旅视听盛宴。

  感受一道丝绸源点的风情

  南充,自古有“蚕桑之乡”“丝绸之城”的美誉。“天上取样人间织,满城皆闻机杼声”等脍炙人口的词句,就是对南充丝绸的形象写照。2022四川国际文化旅游节开幕式选址于南充市高坪区六合丝绸博览园,正是以文促旅、以旅彰文发展理念的生动体现。

  近代张澜先生为实现实业救国、产业报国而创办的六合丝厂,是目前我国西部唯一保存完整、规模较大、至今仍在生产的缫丝业工业旧址,具有悠久的历史、厚重的文化底蕴,被誉为“中国丝绸工业活化石”,2022年入选国家工业遗产名录。

  如今,依托世界丝绸源点、六合国家工业遗产两大金字招牌,南充市高坪区坚持“工业为核、文化为魂、旅游为翼”,加快建设六合丝绸博览园、丝绸特色小镇、丝绸文化新城,着力打造丝绸文明发源地、丝绸文化朝圣地、丝绸文旅目的地。其打造的都京丝绸文化产业园,规划面积2.45平方公里,入园企业达18家,100余种产品获得国家级、省级著名商标和自主知识产权,年总产值超70亿元,工业旅游收入超30亿元。集“产业、文化、旅游、研学、生态”为一体的丝绸源点景区,目前修缮六合院、染房、望江茧站,复原丝二厂俱乐部、制丝设备展览馆、丝绸商品售卖体验馆等文旅项目,充分展示“世界丝绸源点”的内涵和品质。

  千年绸都焕新颜,丝路寻源正当时。在此次四川国际文化旅游节举办期间,以丝绸文化为主题的大型舞台情景剧《东方丝源》也将迎来首场演出。该剧融合南充著名的杂技艺术和舞蹈艺术,讲述了南充丝绸文化和丝绸产业的发展和变迁,既唤醒了老六合人的丝绸记忆,又能让游客直观体验到世界丝绸源点的风情。

  共赴一场巴蜀韵味的文化盛会

  四川国际文化旅游节自2003年开始举办以来,已成为四川省文化和旅游行业最具影响力的品牌节庆活动之一,也是四川省对外文化交流、展示旅游形象的重要窗口,在加强四川与国际文化交流、探讨文化和旅游资源保护及发展方向、促进文化与旅游的创意结合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次在南充市高坪区举办的2022四川国际文化旅游节,也是一场集非遗研学体验、工业旅游观光、传统文艺展演于一体的“国际范、巴蜀韵、丝绸情”文旅盛会。按照安排,本次活动除了举行1场开幕式、1台《东方丝源》专场杂技演出之外,还将举办1个世界丝绸源点·博鳌国际峰会以及嘉陵江“十大旅游地理坐标”、国家工业遗产、中国丝绸工业“活化石”、博鳌国际峰会永久会址4个揭牌揭幕仪式。届时,一批文旅新产品、新线路、新业态将全新亮相。

  2022四川国际文化旅游节配套活动也精彩纷呈,已于7月6日至11日成功举办的第五届嘉陵江灯戏暨地方戏剧艺术节,共有13支全国优秀地方艺术团队参加演出。不仅有南充市川剧团(川北灯戏剧团)新创排的川北灯戏《板桥卖画》亮相,更有石家庄市河北梆子剧团、湖南省怀化市鹤城区阳戏保护传承中心、安徽省宿州市泗州戏剧团等带来的《新包公赔情》《侗山红》《苏秦合纵》等10多部经典地方戏剧,通过“云展播”的形式展示地方戏剧艺术的魅力。

  以“共享木偶精彩,促进共融发展”为主题的第三届南充国际木偶艺术周也于7月29日开幕。活动通过经典故事现代演绎、童话神话表演、科技木偶新秀、网红木偶互动等方式同步开展线上线下展演活动。由四川省(南充)大木偶剧院创排的大型音舞诗画木偶剧《天下有偶》也于当天正式与广大观众见面。值得一提的是,以本次文化旅游节召开为契机,南充市还将在7月至12月举办嘉陵江夜间音乐季,持续繁荣城市夜间经济;7月至9月在阆中市举办“音阆而来”音乐季,用音乐唱响古城知名度、延展影响力。

  体验一次国际范十足的旅行

  作为四川对外文化交流、展示旅游形象的重要窗口,2022四川国际文化旅游节如何突出国际范?

  7月28日晚,作为本次文化旅游节的配套活动之一,“一带一路·爱上绸都”——丝路青年南充研学之旅活动成果展被翻译成英、俄、韩、日、泰、德、印地、老挝、泰米尔等语种,在开幕式上举行全球发布仪式。据悉,该活动于7月5日启动,邀请了来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12位在川留学生和外籍职员赴南充市体验、考察文旅魅力和资源特色,通过实地体验、交流座谈等形式,深入了解南充的丝绸文化、三国文化、春节文化和非遗文化,爱上绸都南充和安逸四川。

  为了更好地彰显巴蜀地域特色,扩大文旅品牌国际知名度,于今年6月下旬举办的“2022四川国际文化旅游节——国家级非遗(南充)海外推介讲座”在线直播活动,采用中、韩、英、印尼4种语言,面向海外宣传推介了川北大木偶戏、阆中皮影戏、川北灯戏、阆中丝毯织造技艺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了热爱中国文化的海外朋友的广泛关注和喜爱。

  “近年来,四川省委、省政府立足四川文旅发展新时期,作出了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天府旅游名县建设等一系列决策部署,在全省各地迅速掀起了推进文旅融合、发展文旅经济的热潮,巴蜀文化影响力、区域协同带动力、文旅产业竞争力、优质产品供给力、文旅综合支撑力显着提升。”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相关负责人表示,举办这次国际文化旅游节,就是要进一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到川视察重要指示精神和四川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创新和加大市场供给,激发文旅市场消费,推动文化和旅游业恢复发展,提升巴蜀文化影响力和四川旅游吸引力,为2022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发展大会营造氛围、做好准备。

  当下,促进文旅市场消费恢复回升是当务之急。对此,该负责人表示,未来,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将继续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抢抓暑期、国庆节等文旅消费黄金期推进文旅市场加快恢复,通过多种举措进一步加大促消费力度,增强高品质文旅消费产品的转型升级,培育消费新业态新模式。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