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电视剧《三江潮》创作研讨会在中央党校举行
http://www.CRNTT.com   2022-08-01 10:32:52


  中评社北京8月1日电/据文旅中国报道,7月30日,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之际,由中央党校出版集团、福州市委宣传部共同主办的重大现实题材电视剧《三江潮》创作研讨会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大有书馆举行。

  1992年,时任福州市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倡议幷主持编制了《福州市20年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设想》,科学谋划了福州3年、8年、20年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步骤、布局、重点等,简称“3820”战略工程,对世纪之交的福州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电视剧《三江潮》以“3820”战略工程为引领,以福建省福州市自实施“3820”战略工程以来的历史巨变为故事背景,围绕时代潮流中的城市系统性、战略性规划与发展,讲述了改革开放浪潮下二三十年间的福州党员干部、人民群众乘着改革开放的东风“自筹、自建、自办”经济开发区实现致富的故事。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秘书长王洋出席活动幷讲话。福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统战部部长、一级巡视员陆菁出席活动幷致辞。中国广播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副会长李京盛,中央党校出版集团副总经理、中央党校大有影视中心总经理马梅,中央戏剧学院电影电视剧原系主任、教授、中宣部文艺局专家组成员路海波,《文艺报》艺术评论部主任高小立,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哲学教研部战略哲学教研室副主任郝栋,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文史教研部文学教研室副主任林雅华,《学习时报》编辑张丹丹参加活动幷发言。电视剧《三江潮》导演康宁、编剧黄斌参加活动幷分享创作思路。各级领导、专家和主创团队从题材现实意义、人物塑造、美学特色等多个角度进行了深入研讨交流。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秘书长王洋代表活动主办方中央党校出版集团讲话。王洋表示,在党的二十大即将召开的重要节点,福州市委宣传部、福州日报社等单位筹拍电视剧《三江潮》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王洋指出,创作电视剧《三江潮》要围绕“3820”战略工程把握住三个关键点:一是要讲好其历史逻辑,要讲清楚“3820”战略工程的内在逻辑和外在推动力,如何成就了福州繁荣发展的崭新局面;二是要把握其思想精髓,要从历史大局观、系统格局观、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等角度,深入挖掘、精准阐释、高度凝练其思想内涵,保证高质量艺术水准;三是要体现其时代价值,“3820”战略工程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孕育和形成奠定了重要的实践基础,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上,要讲好“3820”战略工程的时代价值及其如何持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中共福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统战部部长、一级巡视员陆菁代表活动主办方福州市委宣传部致辞。陆菁表示,“3820”战略工程为福州擘画了跨世纪的宏伟蓝图,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思路理念上高度契合、在实践要求上一以贯之,使福州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重要孕育地和先行实践地。三十年来,福州经济实现了跨越发展,城乡面貌焕然一新,“3820”这一串数字是福州这座山水城市、海滨城市的幸福密码。电视剧《三江潮》生动呈现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州工作期间的重要理念、重大实践,全面反映福州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城市的显着成效和精彩故事。

  中国广播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副会长李京盛在发言中表示,改革开放这段历史作为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永远值得讲下去的,要常讲常新,要有与以往不同的立意、着眼点和艺术表达方式,呈现出新的历史感悟、新的精神内容、新的认知高度。《三江潮》这部剧内容深刻厚重,既有回顾历史的幸福感和沧桑感,也充分看到了人物命运深受时代的影响。

  中央党校出版集团副总经理、中央党校大有影视中心总经理马梅代表活动承办方中央党校大有影视中心致辞。马梅表示,中央党校出版集团和福州市委宣传部合作的《习近平在福州》曾创造了单本书发行量突破258万册的良好成绩。电视剧《三江潮》的再度合作,充分体现了双方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推动新时代文艺大发展大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层面所凝聚的共识和高度重视。电视剧《三江潮》要通过深入挖掘城市巨变下的生动实践,抒发人民奋斗之意志、创造之伟力、发展之成就,描摹党员干部奋力拼搏的精神风貌、刻画共产党人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讴歌时代、礼赞人民。

  中央戏剧学院电影电视剧原系主任、教授、中宣部文艺局专家组成员路海波在发言中用“三江潮勇归大海、万众大干奔小康”表示对该剧题材的肯定。路海波谈到,福州是改革开放的桥头堡,跟随着改革开放的大潮,用好的制度、好的理论、好的道路引领着好的成就。电视剧《三江潮》的创作应在历史的大潮下结合地域文化,既有开阔的眼界和视野,又能把人物刻画好,拍出福建的特色、拍出改革开放的特色、拍出时代的特色。

  《文艺报》艺术评论部主任高小立在发言中表示,电视剧《三江潮》体现了脱贫攻坚的思想脉络,通过主角的成长塑造了一个敢想敢干的青年基层干部的形象。文艺作品是传播理想的,在该剧创作中应写出人物命运、人物情感和人物的精神世界,以此支撑人物的理想,把人物立起来。希望通过这部作品、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呈现扶贫攻坚思想脉络的源头,让观众感受到脱贫攻坚精神的伟大。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哲学教研部、战略哲学教研室副主任郝栋在发言中谈到,电视剧《三江潮》应展现出时代的大潮对于福建乃至中国的影响,制度的进步、思想的解放、领导干部的敢闯敢干,让该剧更具改革开放的时代质感。要拍出历史的纵深感,展现“3820”战略工程在福州成熟的过程,展现治国理政思想形成的历史过程,让观众感受今昔思想和精神上的一脉相承。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文史教研部、文学教研室副主任林雅华在发言中表示,作为一位土生土长的福州人,研读电视剧《三江潮》剧本为她带来了浓厚的乡情。她谈到,剧中历史场景的重新再现和历史冲突的重新敞开具有强烈的真实感,把个人发展与家国情怀、与时代命运深深地串联在一起,让现实主义题材具有更深远的关怀,希望透过这部剧让带着温度和情感的中国精神穿越历史,让那年今日的两代年轻人隔空对话,探索青春的意义,书写更加深刻的人生。

  《学习时报》编辑张丹丹在发言中表示,这部剧中的情节颇具现实意义,反映了改革开放发展过程中的共性问题。剧中着力塑造的女性形象体现了中国女性的坚韧、顽强的品格,希望在后续剧本创作中能呈现出一个经典的女性基层干部的艺术形象。这部剧不论在情节上还是人物塑造上,应充分把握历史的深度,客观展现社会生活的复杂程度,给青年在人生选择上提供一种借鉴。

  电视剧《三江潮》导演康宁介绍了电视剧的创作情况。康宁表示,《三江潮》是一部重大现实题材的电视剧,剧中人物命运和剧情走向与时代的脉搏发展息息相关。在创作过程中,剧本内容时空跨越大、人物众多、重要事件多,需要牢牢把握真实的事件与戏剧的融合,不能脱离生活的真实和朴实的情感。主创团队有决心努力把这部戏打造成精品力作,让观众在剧中感受到时代的发展,从故事中感受到政策执行的路径。

  电视剧《三江潮》编剧黄斌回望了这几个月来的创作历程。他表示,三江汇聚福州,“潮”字点明这部戏讲的是改革开放之潮,是基层干部解放思想、谋划发展之潮,是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带领下劳动致富之潮。这部剧创作时间紧、难度大、任务重,团队进行了大量的走访采风,在剧本创作上力求让人物更加丰富,故事更加饱满。团队也将不断地修改、完善,力求呈现出一部兼具思想性与艺术性的优秀剧本。

  电视剧《三江潮》创作研讨会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出版集团、福州市委宣传部主办,中央党校大有影视中心、福州日报社、五洲映画(福建)影视传媒有限公司、依水蓝晶(北京)影视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承办。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出版集团总经理崔宪涛,福建省广电局电视剧管理处处长、一级调研员林诚,福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陈昕,福州日报社党组书记、社长陈滨峰,福州市委宣传部四级调研员苏文忠等参加了本次活动。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