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与“中国芯”一同成长的“芯青年”
http://www.CRNTT.com   2022-08-02 14:35:11


 

  胡伟武教授询问面试者天气的原因,陈云霁是后来才知道的。胡伟武说:“那时候我整整一周都没出研究所了,才想问问外面的天气情况。”

  这意外的回答,深深感动了陈云霁。忘我精神,在师徒之间传承了下来。

  近十年间,陈云霁在导师的带领下一直在国产芯片领域深耕。2008年,25岁的陈云霁博士毕业后成为龙芯3号主要架构师之一。29岁,他成为中科院计算所的博士生导师。

  “要向无人区进发。”随着科研的深入,陈云霁脑海中的这个声音越来越响。此前的工作大多是“追赶”,虽然一些成绩填补了国内相关领域的空白,但终究是和国际上的芯片研究者在同一个赛道竞争。陈云霁想做的是“开创”,另辟一条新赛道,让中国成为领跑者。于是,他把研究领域转向人工智能与芯片设计的交叉研究。

  蹚一条新路绝非易事,何况那时人工智能领域的研究才刚起步,前景未知。陈云霁和学生做了大量调研,却鲜有收获,甚至最前沿的国际会议上都缺乏相关论文。

  渐渐地,有的学生想打退堂鼓,有的同行也认为找不到这样的路。

  陈云霁不信!那时对机器学习的计算、访存和通信的基本规律幷不清楚,问题层出不穷,他仍鼓励大家:“凭龙芯项目时期打下的坚实基础,慢慢算,总能算出来。”

  像导师曾经做过的那样,陈云霁把床搬进了研究所,一心扑在研究上。经过几年努力,第一个深度学习处理器问世,这是国际首个深度学习处理器芯片。

  坚持,让陈云霁守得云开见月明。2021年,陈云霁的“深度学习处理器体系结构新范式”获得2020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从‘追赶’到‘开创’,不是须臾便能达成的,需要一代代有科学理想、坐得住冷板凳的人久久为功地做下去。”陈云霁说,更重要的是相信自己,相信能够在我们手中,创造属于自己的“中国芯”。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