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大脑小胶质细胞“隐藏技能”被发现
http://www.CRNTT.com   2022-08-05 09:53:19


 
  追踪调控血压的电流通道

  “小胶质细胞是大脑中固有的免疫细胞,以往人们对它的认识,主要集中在激活状态,对其在静息状态的功能并不清楚。”史鹏说。

  联合团队通过研究下丘脑室旁核中投射到脑干头端腹侧延髓的前交感神经元,发现这群自主神经元受到了周围静息态的小胶质细胞的调控,并首次观察到小胶质细胞在静息状态下会分泌一种蛋白PDGFB。“前交感神经元上正好有这种蛋白的受体PDGFRa。”史鹏说,当接受到来自小胶质细胞的蛋白PDGFB后,前交感神经元上介导钾离子外流的基因就会被激活,从而达到防止神经元过度活跃,维持正常的交感神经张力和血压的效果。

  实验中,科研人员特异性地去除神经元周围的小胶质细胞后发现,由于没有来自小胶质细胞的蛋白PDGFB的“安抚”,神经元上促进钾离子外流的基因就无法被“唤醒”,导致小胶质细胞抑制神经元过度活跃的功能无法执行,实验小鼠的血压也因此升高。

  “我们有初步的证据提示这一调节机制在整个中枢神经系统中存在一定的普适性。”史鹏说,这项研究中涉及的交感神经上的PDGFR受体是酪氨酸激酶。这种受体的抑制剂是临床中广泛使用的抗肿瘤药物之一,可通过抑制血管新生达到抗肿瘤的效果。目前,临床上发现使用这类药物会导致肿瘤患者血压升高,其中一种药物帕唑帕尼(pazopanib)使用后高血压的发生率高达40%。联合团队在研究中给正常血压小鼠使用相当人体临床剂量的帕唑帕尼后,小鼠就会出现前交感神经元钾电流降低、交感高张、高血压,与临床报导极为相似。

  “在该类神经元中过度表达该钾通道蛋白,就能完全消除这一药物引发的高血压。”史鹏认为,此次发现能对这类抗肿瘤药物导致高血压副作用作出部分解释。神经元异常性兴奋导致的疾病有很多,譬如癫痫。此次研究还发现,去除小胶质细胞中的PDGFB或者阻断PDGFR受体加速了小鼠癫痫的进程。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