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国评论通讯社
首页|头条|焦点|大陆|台湾|港澳|国际|美国|两岸|华人|经济|财经|军情|社会
人物|文萃|图片|文化|娱乐|评论|社评|快评|观察|专论|网评|外电|智库|智囊
专题|专访|专页|周边|诗词|出版|编译|网书|数据|动态|电讯|名家|记者|简介
   2025年4月22日 星期二
设为首页】【加入最爱】【中评邮箱
您的位置:首页 ->> 中评电讯 】 【打 印】 
华侨大学学子与海外华裔青少年“云享”美食
http://www.CRNTT.com   2022-08-08 13:51:50


  中评社北京8月8日电/据东南网报导,“据说闽南方言走过一条街,就是一种口音。面线糊用闽南语怎么说呢?”“有人将夫妻肺片的英文名翻译做‘史密斯夫妇’,十分有趣,这道菜有什么典故和寓意吗?”8月7日晚,由华侨大学国际中文教育办公室与澳大利亚丹迪讲堂共同主办、海内外多家单位参与联办的“立秋烟火味,万里系侨心”全球直播活动圆满举行,共吸引近百名来自澳大利亚、美国的华侨华人青少年及国内大中小学生参与。

  活动分“美食故乡情”“美食代言人”和“美食生活家”三个篇章,由海内外大中小学生同台主持,16组嘉宾携原创美食视频登场并进行中英双语访谈互动,期间还穿插了生动有趣的美食竞猜游戏。

  澳大利亚墨尔本的大米小珑兄妹一家齐上阵,展示了家乡陕西麻食的做法和来历,母亲温柳感慨“自己小时候可以连吃三大碗,如今一碗下肚赶紧打住。这场活动让世界各地的孩子们以吃会友,别有一番滋味,下一代传承的不仅是胃口和口味,更是浓浓乡情。”珵珵和Mia计划制作奶奶家乡的老上海糖葫芦,但在海外买不到山楂,于是用西瓜球代替山楂,再熬糖浆定型,还用多余的原料绘制了不同形状的糖人。

  来自华侨大学华文教育青年志愿者服务队的同学们则积极拍摄视频为家乡美食“代言”,从泉州面线糊、厦门海蛎煎到河南胡辣汤、新疆烤馕再到四川麻辣烫、广东早茶,为海外青少年们直观呈现出当代中国鲜活的时代和烟火气息。建筑学院2021级学生刘祎一是本次活动的主持人之一,她认为:“这次活动立足美食、以小见大,味觉植根在记忆深处,熟悉的味道会提醒海外游子家的方向,唤起她们对祖籍国的思念。而自己也通过与海外小伙伴的互动,感受到她们的落落大方与出众才华,彼此在交流中相互学习,共同成长。”

  澳大利亚丹迪讲堂负责人彭荻表示:“作为生活在海外的华侨华人,国内的亲人、故乡的美食、儿时的美好回忆和成长经历,是我们难以割舍的特殊情感。通过举办此次活动,能够引导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青少年们以美食为依托,展现多彩的生活方式,寄托思乡之情,搭建起文化沟通的平台。”

  据悉,本次活动为华侨大学国际中文教育办公室与澳大利亚丹迪讲堂合作开展的“多语种讲述全球地域人文历史”系列活动之一。双方旨在依托全年时令节日进行系列主题策划,为全球华侨华人青少年搭建跨国朋辈互动的空间平台,复苏中华文化与家族记忆的时间纽带,助力海内外中华儿女向心而行、向阳成长。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
首页 | 港澳新闻 | 国际时事 | 两岸专区 | 军事聚焦 | 评论世界 | 财经视角 | 文萃大观 | 中评电讯 | 时事专题
关于我们 | 中评动态 | 招聘人才 | 联系方式 | 链接方式 | 中评律师 | 验证记者证 | 免责条款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国评论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