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美“对抗性外交” 假“保护”真“搵笨”
http://www.CRNTT.com   2022-08-08 15:04:22


  中评社北京8月8日电/据香港文汇网报导,美国众议院议长佩洛西窜访中国台湾地区严重冲击中美关系,白宫国家安全委员会发言人柯比却据此扬言,美国会采取措施“保护亚太盟友”。只是美国近年名为“保护”的外交政策,实则多是以威逼利诱手段,将别国拉到同一阵线,以期围堵对手的“对抗性外交”。多间美媒近日坦言,美国谋求推动国际社会孤立中国和俄罗斯早已行不通,更多国家都已认清美国此举只为满足自身利益,表明不会在中美之间选边站。

  美国今年以来不断施压其他国家,胁迫其紧跟着美国走。在俄乌冲突发生后,今年4月美方官员便多次点名印度,警告若与俄罗斯保持友好合作,将有“严重后果”。此外,美国副国务卿舍曼近日出访太平洋岛国所罗门群岛,试图在此前甚少关注的南太平洋地区增加影响力。美国商务部副部长埃斯特维斯上月更扬言,美国与37个盟国联手实施对俄出口限制,就是“应对‘中国威胁’的新体系蓝图”。

  外交政策轻视 “盟友”回报少

  然而美国只顾自身利益,被美国拉拢的国家,真正回报寥寥无几。就在5月美国—东盟特别峰会上,美国高调宣布双方将关系提升至“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但美国向东盟国家的拨款仅1.5亿美元(约11.7亿港元)。美国推出的“印太经济框架”(IPEF)同样尝试拉拢印太地区国家,但美方却拒绝降低关税及开放国内市场,多数东南亚国家自然是保持观望态度。

  纵观上述举动,不难看出美国外交政策对发展中国家的轻视。彭博通讯社指出,美国国务卿布林肯今日到访非洲,旨在施加地缘政治影响力,与中俄抗衡。但过去多年间,中国都与非洲国家定期举行中非合作论坛,尤其中国对待非洲国家一视同仁,“美国则从未做到这一点。”

  《纽约时报》也分析称,尽管美国多次宣称“支持亚洲伙伴”,但东南亚国家对美国仍是充满疑虑,不论是对于美国可能提出驻军、允许海军进入还是部署长程导弹的要求,都持保留态度。

  中国助发展基建方案受多国欢迎

  美国的外交手段如今屡屡碰壁其实并不意外。印尼作为今年二十国集团(G20)轮任主席国,便坚持不结盟立场,并继续与中国签署投资协议。印度总理莫迪也在7月与俄罗斯总统普京通电,磋商双边贸易事宜。南非和土耳其都批评美国制裁波及多国经济,作为美国盟友的沙特阿拉伯更表明,沙特与中国同样维持良好关系,不必在中国和美国之间二选一。

  美国佐治亚州立大学全球传播教授列普尼科娃表示,美国总统拜登邀请非洲领导人12月赴美出席峰会,还不忘宣称要加强“对民主和人权的承诺”。相较美国只顾藉机宣传自身外交主张,中国关注的教育、就业、科技进步和消除贫困问题,显然更符合发展中国家的真正需求。

  列普尼科娃强调,中国以增加投资、发展基建等协助他国提振经济的方案,在非洲、亚洲和拉丁美洲多国都受到欢迎,这也让发展中国家态度更加坚定,“除非你能提供非常重要的东西,否则大家不会轻易改变立场。”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