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宁波:大学生主动“跳回农门”为哪般
http://www.CRNTT.com   2022-08-08 15:14:09


  中评社北京8月8日电/据新华每日电讯报道,盛夏时节,瓜果飘香。胡晶金冒着烈日在田间忙碌着。戴着眼镜、一脸斯文的他看起来似乎不太像传统印象中的农民。在浙江农村,乡亲们总是把读过大学、跳出“农门”的年轻人喊作“大学生”,把读书视为远离种田的路径。胡晶金就是这样的一个“大学生”,那么他为何又回到“农门”种田了呢?

  这里是浙江省宁波慈溪市坎墩街道“大学生农业众创园”。胡晶金是“农二代”,在大学里学的是土木工程专业,毕业后在外打工了几年,回乡开办玉兰果蔬农场,种植小番茄等优质果蔬,建大棚、引品种,实现了从露地、规模化的种植模式向小而精的高效精品农业转型。年轻人头脑灵活、知识丰富,很快就在农产品市场上闯出一片天。自己富了还不够,他帮扶周边100多家农户一起走上致富之路,被评为宁波市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

  送种苗、搞培训、教技术……在他的帮助下,周边农户亩均产值提升约50%,每亩增加2000元至3000元收入。最近他还通过抖音等网络平台帮助乡亲们直播卖货。

  浙江近年来涌现了大学生主动投身农村创业就业的新气象,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促进乡村振兴、共同富裕,拓展年轻人创业就业空间提供了新思路。

  据了解,务农创业的大学生大多从事水果蔬菜等高附加值新品种生产,其中有回家接班的“农二代”,也有看好乡村振兴契机从城里来创业的。借助这些有文化、有闯劲的年轻人的力量,慈溪市提出先富联后富、龙头联小户、主体联集体的“三联模式”,鼓励大学生为“扩中提低”贡献力量。

  慈溪坎墩街道大学生农创园占地3000多亩,由几个村的土地流转而成,政府为创业者提供场地、设施、技术保障、人才培训等配套服务。入园创业者大部分毕业于国内院校,也有毕业于英国东安吉利亚大学等国外高校的留学生。园内目前已建成19家大学生特色农场,亩均产值达到一般农田的9倍,2021年实现农业总产值2.23亿元,这里也成为了浙江省最大的樱桃番茄种植基地。

  在大学生农创园中,徐凯凯是学国际贸易专业的“农二代”,毕业后他创业办了一家化纤厂,由于回款不良破产倒闭。之后,他回乡创办了果蔬农场,引入美国品种,一度建起了宁波最大的无花果种植基地。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