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老年人罹患流感后死亡风险升高。我国10省份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疾病(SARI)哨点监测显示,65岁以上老年人在因SARI住院的成年患者中占比达47.1%。据估算,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患者每年约有71000例流感相关呼吸道疾病超额死亡。
同样,我国儿童也面临着较高的流感发病风险。以北京为例,2015~2016年流感流行季,0~4岁和5~14岁人群流感发病率分别可达31.9%和18.7%;2017~2018年流感流行季,0~4岁和5~14岁人群流感发病率分别升高至32.98%和21.66%。儿童面对流感,需要重点防范。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儿童流感在家中具有很高的传播风险,这可能给家庭成员和照顾者带来额外负担。
慢性基础性疾病的患者,同样值得我们关注。感染流感后,肺炎风险、心脏病发作风险、急性心梗风险将增加。
合并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心脏病和糖尿病,则会增加流感相关严重并发症风险。我国研究发现,流感与肺炎、脑血管病、缺血性心脏病、糖尿病等超额住院相关,每10万人因流感所致的超额住院人数分别为29.3、3.5、4.2、5.7。提示我们医护工作者,慢性基础性疾病患者防控流感,不能放松。
高效整合,提升整体防控效率和效果
流感是全球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在常态化疫情防控背景下,我倡议有必要高效整合流感防控和新冠防控,以提升整体防控效率和效果。比如说,有必要在社区发热病例病原谱监测体系中,同时纳入流感病毒和新型冠状病毒等,既节省资源也提升效率,可及时掌握流感和新型冠状病毒等其他呼吸道病原体的流行现状,用于指导临床实践。同时,为更加准确地估计流感及流感样病例的发病水平,以及为合理分配医疗资源提供一定依据,建议有条件地区每5年开展基于社区居民的流感及流感样病例发病情况,及医疗服务利用的调查。
与病毒抗争,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降低流感患病风险,减少流感疾病负担,是我们医护工作者的职责和使命。
作者:曾光 著名公共卫生与流行病学专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