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美国为什么要重返荒凉的月球
http://www.CRNTT.com   2022-09-01 10:33:40


  中评社北京9月1日电/据中国青年报报道,在古希腊神话中,阿耳忒弥斯和阿波罗是孪生兄妹,一个是月亮神,一个是太阳神。在美国佛罗里达州肯尼迪航天中心,阿耳忒弥斯计划是阿波罗计划的继承者,它计划将一座重达2600吨、高达100米的巨型火箭送上太空,把首位女性和首位有色人种送上月球,开启人类时隔半个世纪后的首次重返月球之旅。

  阿耳忒弥斯任务原定于当地时间8月29日发射,但由于出现技术故障,发射计划被推迟。根据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发布的消息,让火箭核心级底部的RS-25发动机达到发射所需温度的放水测试没有成功,因而错过了两个小时的发射窗口期。此外,内级法兰上还出现了霜冻线,“猎户座”飞船和地面系统之间的通信也延迟了11分钟。工程师还在排查问题,如果进展顺利,下次发射窗口期是当地时间9月2日,再下一个窗口期则是9月5日。

  如果试飞成功,这将是美国超重型运载火箭(SLS)及猎户座飞船的首次飞行。尽管此次试飞和发射没有成功实施,也标志着美国“重返月球”计划迈出了第一步——自1972年阿波罗17号登月舱送两名宇航员登陆月球之后,这个离地球最近的孤独天体的表面再也没有出现更多的人类脚印。

  对中国显示“美国仍然有竞争力”

  根据原计划,“猎户座”飞船将环绕月球进行为期42天的无人驾驶测试飞行,然后返回地球,坠入太平洋。飞船携带10颗鞋盒大小的小型卫星,各自执行不同的任务。其中4颗卫星将前往月球,寻找水和其他元素,拍摄月球表面红外图像,绘制月球南极永久阴影区域的高清地图,为将来阿耳忒弥斯任务在月球南极着陆创造条件。

  按照NASA的官方说法,如果阿耳忒弥斯任务首飞成功,下一步计划是在2025年载着美国宇航员重返月球,幷与“商业和国际伙伴合作”,在月球上建立第一个永久基地。目前已有澳大利亚、加拿大、意大利、日本、卢森堡、阿联酋和英国等加入了阿耳忒弥斯计划。再下一步,将利用月球作为中转站,把首批人类送上更遥远、更陌生的火星,这一目标可能至少要到本世纪30年代末才能实现。<nextpage>

  对于NASA的说法,法国《费加罗报》提出了疑问:“为什么要回到月球这个充满敌意环境的荒凉星球上呢?而且,这个计划对登陆火星也无甚帮助。”文中写道:“要想理解特朗普为什么会在2019年重启登月竞赛,现在必须把目光转向北京而不是莫斯科,因为中国2019年宣布将在2030年左右登月,幷且已经开发出了和土星5号同样大小的长征9号。”

  2019年,嫦娥四号探测器自主在月球南极软着陆的那一刻,中国成为全球首个登陆月球背面的国家,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和媒体的广泛报道。同年,中国和俄罗斯宣布了2026年登陆月球南极的联合计划。2020年,中俄两国确定了国际月球科研站的合作。2021年,中国进行了55次轨道发射,发射次数居世界第一,美国为51次;中国航天器部署规模也位列全球前三——中国航天公司正在打造庞大的卫星系统,天宫空间站建设也接近完工。

  尽管如此,中国2020年的太空预算仅为NASA的一半左右。《费加罗报》得出结论:阿耳忒弥斯任务是美国“给中国的一个信号”,即“美国仍然有竞争力”。

  NASA局长渲染“太空版”“中国威胁论”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与苏联展开了激烈的太空竞赛,推动两国在“征服”太空的过程中快速推进太空科学和技术的发展。1969年,美国阿波罗任务首次将人类送上月球,幷最终在太空竞赛中胜出,为其冷战后的世界霸权地位奠定了基础。

  近年来,中国航天事业蓬勃发展,让华盛顿备感“受到威胁”。比尔·纳尔逊2021年5月宣誓就任NASA局长以来,多次大放厥词,渲染“太空版”的“中国威胁论”。他2021年接受《华盛顿邮报》采访时称,“中国正在与NASA展开太空竞赛”。他曾在推特上指责中国“擅长偷窃”,将美国太空事业发展迟缓的责任推给“私营部门应采取更严密的网络防范措施”,而不是反省NASA应进行科技创新。2021年中国天问一号成功着陆火星后,他在公开贺电中祝贺中国取得的巨大成就,却在众议院2022年太空预算申请听证会上声称,天问一号成功登陆火星是“对美国的警告”,敦促美国政府为NASA重返月球计划提供大力支持。<nextpage>

  作为本应排除政治干扰、开展国际合作的顶级航天科研机构负责人,纳尔逊为何不遗余力地抹黑中国?一些数字或许能解释部分原因。

  2021年,NASA为人类着陆系统(HLS)的首次登陆演示申请了30亿美元左右的资金,但美国国会只批准了8.5亿美元。美国《新闻周刊》曾在报道中援引纳尔逊的话:“我经常说,我们需要竞争……要想尽早为我们在月球上开展的项目争取到最多资金,我们需要对手,这是我一直向国会要钱的方式。”

  从NASA历年预算中不难看出,美国政府对其提供的资金支持,与军事战略部署有着密切关联。上世纪60年代以前,NASA年度预算占美国GDP的比例从未超过1%。1961年,苏联宇航员加加林乘坐飞船完成了世界上首次载人宇宙飞行;从1962年开始,NASA预算在GDP中的占比首次突破1%,此后一直突飞猛涨,到上世纪60年代后期创下历史最高纪录,一度达4.41%。阿波罗登月计划被叫停后,NASA预算开始下降,重新跌至GDP占比1%以下,但从2021年开始又有轻微上升之势。

  为了获得美国政府的更大支持,NASA还与美国太空军签署了2020年谅解备忘录,其中,允许军事部门“把兴趣范围扩大到(离地球)27.2万英里之外甚至更远,至少触及月球背面”。这使得美国军事部门在外空的活动范围增加了10倍以上。

  纳尔逊辩解说,美国航天部门开展的是和平、开放且有国际参与的民用项目。他还倒打一耙,指责中国太空项目“由军队运作”。对此,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驳斥说:纳尔逊的言论完全是颠倒黑白、混淆是非。美国才是外空武器化和战场化的主要推手。美方长期奉行主导外空战略,大力研发部署外空武器,频繁举行外空军事演习。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也与美国军方撇不清关系。

  美国从不讳言对外太空的野心<nextpage>

  美国方面认为,外太空具有地球上任何角落都不具备的军事重要性。美国大西洋理事会指出,太空是终极“安全高地”,因为它具有非常有利于开展监视、作战等活动的关键“地形”,美国和盟友迫切需要塑造未来的太空战略。未来几十年,“占领”这一“高地”对任何一个航天大国获得幷保持有利地位至关重要,月球则可能在未来潜在的太空冲突中成为“高地中的高地”。

  美国从不讳言自己对外太空的野心。2020年6月,美国国防部在发布的国防空间战略摘要中,概述了未来10年推进美国军事太空力量的战略,包括:保持太空优势,建立、维持和保护美国在太空领域的行动自由,幷“阻止和击败敌方对太空的敌对性使用”;为国家、盟友和联合作战提供太空支持,使在任何领域开战成为可能;在与盟友和伙伴的合作中保持在太空的持续存在,扮演“良好的太空管家”角色;支持美国在太空交通管理和太空活动中的长期领导地位,等等。为此,美国须“建立太空综合军事优势,将军事空间力量纳入本国、盟国和联合作战,塑造战略环境,幷与盟友、合作伙伴、行业及其他政府部门机构开展合作”。

  “争夺月球的战争已经打响。”据美国政治新闻网梳理,美国军方已经投资在月球表面建造大型建筑的新技术,也正在设计一颗绕月飞行的间谍卫星。几个月前,美国军方宣布将建立一个它称之为“高速公路巡逻”的监控网络,监控范围覆盖地球轨道和月球之间的广阔太空区域,也就是众所周知的地月空间,美国军事战略界现在一致将该地区称为“新作战领域”。美国国会今年3月通过的法案,就为地月空间的军方活动增加了6100万美元拨款。

  “我们送入太空的,不只是我们的机器或我们的人,还有我们的价值观,比如法治、民主、人权和自由市场经济。”乔治华盛顿大学太空政策研究所所长斯科特·佩斯接受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采访时表示,“阿耳忒弥斯计划和人类向太空的扩张,是美国价值观的投射,是对我们所依赖的这个新领域进行的外交塑造。”

  “太空探索不是一场插旗比赛”<nextpage>

  然而,美国对太空领域的“塑造”,有违反国际条约的嫌疑。1967年《外层空间条约》规定:禁止在外层空间部署核武器或其他任何类型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禁止在天体上建立军事基地、设施和防御工事,禁止试验任何类型的武器和进行军事演习,幷详细规定了和平探索和利用空间的具有法律约束力的规则。该条约目前共有110个缔约国,包括美国、中国和俄罗斯等。

  不过,《外层空间条约》对“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幷没有明确定义,也没有禁止通过太空发射可搭载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弹头的弹道导弹。此外,条约允许将军事人员用于科学研究或其他和平目的的实验,也不禁止“和平探索月球和其他天体所必需的任何设备或设施”。这为外太空的军事化操作留下了空间——相当一部分NASA宇航员来自军方。

  《外层空间条约》虽然禁止任何国家将太空用于军事化目的,但允许各国和平共享。条约指出,太空幷不是任何国家的领土,所有国家都有权进入太空,幷可自由地进行科学研究。太空探索应遵循合作互助原则,如宇航员有义务在必要时相互提供援助;探索太空的国家要对其活动可能造成的任何损害负责。正如乔治华盛顿大学太空政策研究所所长斯科特·佩斯所言:“这(太空探索)不是一场插旗比赛。太空是全人类的领地,中国有权探索和利用太空。”

  在太空领域,美方应该停止抹黑中国

  除了军事价值,月球还具有潜力无限的商业价值。据科学家们分析,月球上的水可以用于维持生命和农业生产;月球南极的水和冰中含有制造火箭推进剂所需的氢和氧,这里可能成为未来载人火星任务的中转站;月球表面的岩石和土壤被称为风化层,含有镁、铝、硅、铁、钛等元素,可以用于建造月球或太空中的基础设施;小行星撞击给月球留下了铂族元素和稀土金属,包括钪、钇和15种镧系元素,这些金属可以用来制造电子产品和电池。在不远的将来,人类或许可以利用月球资源实现在月球表面的自给自足,甚至可以通过机械自动化进行资源的提取、提炼和生产。<nextpage>

  科学家们也指出,由于太空采矿制造过程和所需基础设施的复杂性,对月球的开发利用不可能由一家甚至几家机构完成,需要在政府法规或激励措施的支持下,整合围绕资源的空间探索和商业化战略,将传统的空间制造、运营、机械、采矿、电力、通信、3D打印、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等人类掌握的技术结合起来,从而开启未来人类在地球之外的生存之旅。

  正如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所言,中方始终坚持和平利用太空,积极推动太空国际合作。中国实施载人航天工程以来,始终坚持和平利用、平等互利、共同发展原则,与多个国际航天机构和组织签署合作协议,取得丰硕成果。美方应该停止罔顾事实,抹黑中国,认真检视自身在外空领域的消极言行,切实承担起大国应尽的责任,多做有利于中美航空航天合作的事。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