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日本向磁碟宣战 数码改革说易行难
http://www.CRNTT.com   2022-09-02 09:14:03


  中评社香港9月2日电/据大公报报道,综合《卫报》、《纽约时报》、日本经济新闻报道:日本数码事务大臣河野太郎周三在社交媒体Twitter上向老式磁碟(另称3.5吋软盘)宣战。他表示,为加快数字化进程、强化营运效率,将逐步淘汰磁碟等过时的数据储存设备,采用在线工具作为储存和传输数据的媒介。不过,日本政府的数码改革计划喊了多年,进展却有如蜗行牛步,国内不少老派人士仍青睐磁碟,改革进程恐受阻拦。

  磁碟是美国IBM于1971年发明的储存设备,最初的大小为8吋。SONY在1980年开发出3.5吋磁碟,容量1.4MB。随着容量更大、更方便的储存装置问世,磁碟渐渐式微,SONY于2011年停售这款产品。由于法律原因,日本公务员一直是使用磁碟及光碟用来储存和传输数据,日本政府及企业也囤积了大量磁碟。

  哪里还能买到磁碟

  河野太郎周三在推特发文称:“数码事务大臣向磁碟宣战。”他指出日本政府有近1900项行政程序要求企业和公众使用如磁碟片、CD、MD等提交资料和申请表格。他接受媒体采访问道:“现在哪里还能买到磁碟?”河野称,将审查政府机构对磁碟的使用情况,逐步淘汰这些过时的储存设备,改用在线工具,相关计划已获得首相岸田文雄支持。

  仅存的磁碟销售商之一珀斯基说,磁碟是网络出现前的产物,如果要将磁碟上的数据传入电脑,必须把实体插入机器,无法通过任何在线方式找到这些资料。

  《卫报》指出,河野针对磁碟发起的变革料将再次受到阻碍。此前调查显示,日本许多大企业不愿弃用磁碟,有的是认为网上传文件有泄露风险,还有一些觉得“没什么特别大的问题,不想改变。”

  日本青年以为是吉祥物

  日本部分政府机构长期将员工薪酬资料储存在磁碟中,再将磁碟交由银行整合发工资。支持者认为磁碟比云端安全,有存在的意义。不过,虽然磁碟上的数据不易丢失,但磁碟本体丢失,一样会导致数据外泄。

  日本东京警视厅2021年12月27日称,他们遗失了储存申请东京目黑区公屋申请人的两张磁碟,内有38名申请人的隐私资料。消息曝光后立刻引发热议,有日本网友表示,“比丢失更令人震惊的是还在用磁碟”、“某种意义上来说,现在磁碟读取器很少,这是用过时的设备对付网络攻击吗?”

  日本富士电视台报道此消息时,出生于1999年的评论员井上咲乐感叹:“我一直不知道磁碟是什么,刚刚还以为是一种吉祥物。”1991年出生的主播永岛优美说:“我最后一次用磁碟,应该是20多年前吧,那时还在读小学。”

  印章和传真机亦难淘汰

  2021年,河野在担任行政改革担当大臣时曾发起一场“办公室革命”,希望政府机构停止使用印章和传真机。河野指出,传真机是日本民众在新冠疫情期间无法远程办公的一大障碍,有些日本的员工即使已经开始在家工作,在收发传真时仍要回到办公室。

  河野的政策遭到各级官员的抵制,他们称日常办公不可能没有传真机,认为传真机具备电邮所没有的“真实性”,以及担心电邮会加大敏感资料外泄的风险。印章雕刻厂所在地的政客则批评说,河野抛弃了“日本的象征”。由于阻力太大,这项改革最终以政府妥协告终。

  日媒2020年7月报道,东京当局仅依靠两台传真机统计新冠感染人数,只要单日确诊人数超过300就忙不过来。受到多方质疑后,日本当局才终于改用在线系统通报病情。2020年6月,美国得州奥斯汀市新冠病例的报告速度突然放缓,媒体追踪后发现又是传真机酿祸。奥斯汀公共卫生部首席流行病学家皮切特说,“这太疯狂了。你无法使用19世纪的技术来对抗流行病。”荷兰、加拿大也出现过类似事件。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