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助力基层教师的职业发展
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学校尤其是农村学校任教,还面临人才流失问题,职业发展是重要制约因素。从教师专业成长角度来说,高校主要负责职前的教师教育,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及各基层学校侧重职后的教师教育。只有让基层教师尤其是年轻教师获得稳定的职业发展空间,才能稳定教师队伍,从根本上解决教师流失问题,吸纳更多有志于从教的优秀毕业生。
职后培训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我国自2010年起启动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国培计划),已形成国家、省、市、县区、学校五级培训体系,基本实现了对中西部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和教师培训的全覆盖。在“国培计划”引领带动下,中西部很多地区教师培训实现了质的飞跃,教师专业化水平显着提升,积累了“跟岗”、混合研修等切实有效的经验。职后培训应进一步对接中央部署,做好培训需求调研,精准满足基层学校和一线教师的需要。尤其针对教研制度相对薄弱的乡村小规模学校、乡镇寄宿制学校,扩大高层次培训的覆盖面,给他们更多的培训学习机会。坚持问题导向,以贴近教育教学实际的原则来设计培训课程,保障基层教师的专业发展空间。
教师及校长的交流轮岗也是促进教师职后专业发展的有效措施。现有的交流轮岗主要是城镇优质学校向农村薄弱学校的单向流动,以传帮带的方式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但薄弱学校的教师缺乏进入优质学校跟岗学习的机会。各地应立足实际,全面推进双向交流、全员参与的交流轮岗制度。此外,交流轮岗还应与人事制度、行政管理进行衔接,合理评估轮岗效果,积极回应轮岗人员的利益关切,进一步激发他们的轮岗热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