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港内房销售迎来弱复苏
http://www.CRNTT.com   2022-09-14 11:17:59


  中评社香港9月14日电/大公报近日刊发中信证券固定收益首席研究员明明题为《内房销售迎来弱复苏》的文章,全文如下:

  近期商品房和土地市场表现延续弱势,各地楼市放松和政策刺激持续出台,“保交楼”也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推进,二者配合,或可由量变到质变,带来楼市需求的回暖,本轮地产周期有望沿着“销售─信用─投资”的路径逐步复苏。但是,与之前几轮周期相比,预计这一轮销售的复苏可能偏弱,而且继续向后传导的速度可能较慢,复苏周期被拉长,明年地产投资动力或仍显不足。

  近期内媒报道,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财政部、人民银行等有关部门日前出台措施,完善政策工具箱,通过政策性银行专项借款方式支持已售逾期难交付住宅项目建设交付。河南省尤其是郑州市停工楼盘项目较多,成为“保交楼”的排头兵,在楼市纾困和问题楼盘化解中力度最大。据消息称,郑州相关部门引发文件,要求在10月6日前实现全市所有停工问题楼盘项目全面持续实质性复工。

  “保交楼”措施与需求端的政策配合在一起,可能逐渐由量变形成质变,有望带来楼市需求的改善,形成良性循环。本轮地产周期有望沿着“销售─信用─投资”的路径逐步复苏。

  销售:利率下行积累量变

  按揭利率下行需继续积累量变,推动销售弱反弹。历史上看,按揭贷款利率的下行往往可以带来商品房销售增速的回暖,按揭利率的下行配合限购限贷政策的放松,能够对居民的购房意愿形成刺激。但从按揭贷款利率下行到商品房销售回暖,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目前的问题是按揭贷款的下降幅度较小,尚未形成质变。截至2022年二季度,个人住房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下降到4.62%,比上一轮2016年的低点仍然略高。

  5年期LPR(基础贷款利率)下调、各城市按揭贷款利率加点下调,以及按揭贷款利率下限下调,这三个方向上的政策均有可能助力整体按揭贷款利率进一步下移,笔者认为下半年的降幅有望达到50基点,带动四季度商品房销售同比增速回到0附近。但由于今年房企新开工普遍大幅收缩,尤其是融资困难的企业,或将影响到明年的可销售资源,导致这一轮地产销售的反弹偏弱。

  信用:步入收缩周期

  即使销售有所反弹,信用修复也难以一蹴而就。当前房企资金来源的降幅保持在20%左右,一方面是销售回款、开发贷均下滑20%左右;另一方面,出险房企在国内外债券市场的融资能力几乎冻结,即使历史信用良好的企业也面临融资困难或成本大幅上升的窘境。回顾2014至2015年的地产周期,地产企业在债券市场上的融资在销售拐点出现两个季度后大幅反弹,但时过境迁,随着头部民营房企的风险暴露,这一次国内地产债市场进入了一个相对更大的信用收缩周期。因此,即便销售能够小幅反弹,信用修复可能偏慢,信用融资的缺失预计仍将抑制房企开发资金来源,限制其开发的能力和意愿。

  投资:明年仍有下滑风险

  在财务压力偏大的情况下,房企削减拿地和开工的趋势已成。二季度房企拿地和新开工面积的降幅均在50%左右。头部上市房企中报显示,不同信用资质的房地产主体均在上半年大幅收缩开工,已经展期或融资成本偏高的主体上半年开工面积的同比降幅达到70%至80%,不少高信用主体开工面积的收缩幅度也在50%左右。过去两轮大的地产周期,从地产销售底到房企拿地和开工的反弹,时间间隔大概是两至三个季度,但这一次的困难或许更大:一是销售复苏可能偏弱,二是信用的修复之路更加坎坷。

  从拿地、开工到地产投资,预计年底前增速较难转正,明年仍有下滑风险。历史上看,拿地和开工都是投资的同步指标,但若观察其弹性,可以发现开发投资的弹性显着小于新开工的弹性,这实际上是受到存量项目的影响,即过去的新开工会影响到未来的项目开发投资。因此,从今年底到明年的地产投资可能会受制于两个因素:一是部分房企较差的财务状况和悲观预期可能使其继续采取较为保守的拿地、开工和投资计划;二是今年新开工面积的大幅下降、土地储备不足,导致存量开发项目减少,进而影响到明年的开发投资。这些客观因素很可能对应明年地产投资继续下滑的风险。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