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王乃勇:书法工作者不能在书房里孤芳自赏
http://www.CRNTT.com   2022-10-06 08:34:19


 
  1988年,留校工作的王乃勇,跟随冯志福、王海、刘森堂等书法家继续研习书法。冯志福指导他从唐楷转向魏碑,王海指导他学习颜体行书,刘森堂指导他研习草书。谈及当年的求学经历,王乃勇说:“老师们让我认识到,学习书法要下苦功夫,要努力达到五体皆能。”跟随三位老师同时学习书法的经历,让王乃勇后来成为中国书法界少有的在楷书、隶书、行书、草书等方面均获得了国家级奖项的书法家。

  “2006年,我从早年学习明清时代的书法转向学习二王,从写行草转向写大草。”吸取百家之长,让王乃勇的书法越写越好,他的作品从村里到县里,从县里到市里,最后从河南走向全国。

  王乃勇认为,书法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书法不是孤立存在的,与其他文艺形式关系密切,“书法是无声的音乐”“书画同源,中国画是写出来的”“草圣张旭从公孙大娘舞剑中得到启发,说明书法与舞蹈也有着内在的相似之处”。“从文学角度看,草书与诗词有相似的意境,诗词的内容常能与书法形成暗合。”他说,“写《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大江东去’,自然会呈现奔腾的激情,而传统诗词平仄的节奏,在书法家书写五律七律时也会有不同的体现。”

  王乃勇进一步强调,书法是形象艺术,有时在形式与主题上存在一定的局限,所以要努力探索书与文的协调统一,让书法与其他文艺形式相结合,突出书法作品的主题性,那样才能写出文质兼美的经典作品。

  在王乃勇看来,书法工作者要想写出好作品,首先要立德,也就是要做个好人,同时要对历代先贤心存敬畏之心,对书法事业心怀赤诚之心。同时,书法工作者不能在书房里孤芳自赏,书法要传承下去,就要服务大众,服务社会。

  为了把优秀的书法艺术传承下去,这些年,王乃勇积极参加书法教育和书法公益活动。汶川地震救灾义写、书心小学捐建、残疾人义写捐助……在很多书法公益活动现场,都能看到他的身影。他还经常走进社区、乡村,开展作品点评与创作辅导,组织举办书法作品展、公益大讲堂等书法艺术推广活动,努力让书法惠民、书法乐民。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