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人工智能,为科研注入智慧动能
http://www.CRNTT.com   2022-10-20 09:41:18


 
  虽然人工智能+生物医药发展迅速,但总体上才刚刚起步。何径舟认为,生物医药行业有数百年历史,有成熟、完善的研究流程、产业链条和分工,人工智能改善的只是其中一些环节,“生物医药事关生命健康,行业发展要稳步推进,保持理性和敬畏。”截至目前,全球没有一款完全依靠人工智能发现的新药。一些借助人工智能开发的产品,离真正的上市还有很长一段距离。

  看到人工智能技术在数据获取、实验预测、结果分析等方面的优势,数学、化学、材料学和空间科学等学科也纷纷拥抱人工智能。

  锂电池性能因材料组成不同而有差异。回应丰富多样场景对锂电池的需求,科研人员希望通过优化材料组合,设计出合适的锂电池体系。

  “以前,设计材料体系主要靠人工实验,效率非常低。”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教授张强说,眼下,他正带领团队用人工智能预测分子性质,从而更高效、精准地找到能源材料,设计出更有价值、更安全的电池体系。

  据测算,我国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超过4000亿元,企业数量超过3000家。得益于海量数据处理带来的旺盛需求、丰富应用场景提供的试验土壤,我国在计算机视觉、语音识别等领域走在世界前列。

  业内专家建议,推动人工智能应用迈向更高水平,有必要发挥我国应用场景丰富的优势。围绕高水平科研活动打造重大场景,将会推动我国人工智能应用走深走实,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智慧动能”。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