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护好“钱袋子” 货币政策坚持稳健取向
http://www.CRNTT.com   2022-10-20 19:34:24


 
  中信证券联席首席经济学家明明表示,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激励相容机制,可精准滴灌实体经济并释放基础货币,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平衡政策的提前量和冗余度。

  “未来应在运用好总量工具的同时,持续创新运用结构性工具,更好发挥货币政策支持和服务实体经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功能。”植信投资研究院院长连平称。

  赋能实体 稳定宏观经济大盘

  “经济兴,金融兴;经济强,金融强。”着眼当下,确保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是突出任务。专家认为,我国金融服务和金融管理质效不断提升,政策潜力依然较大,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具备诸多有利条件。

  一方面,实体经济融资成本仍有下行空间。今年以来,金融管理部门多次推动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中期借贷便利(MLF)利率和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均有所下行。人民银行披露的数据显示,2022年8月末,企业贷款平均利率4.05%,为有统计以来最低值。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认为,持续引导5年期以上LPR下降是推动居民中长期贷款修复的关键。

  另一方面,各项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潜力仍有待挖掘,后续可加快相关工具运用,推动贷款投放,在精准滴灌实体经济的同时,促进信贷总量稳定增长,助力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光大证券首席固收分析师张旭认为,当前金融对实体经济支持是牢固的,未来信贷增长的稳定性和质量都将在前期的基础上持续改善。“无论是全部信贷增量还是企业中长期贷款增量,其变化均具有一定趋势性,目前正处于或即将进入上行的通道中。”

  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近期召开的2022年第三季度例会指出,将强化跨周期和逆周期调节,加大稳健货币政策实施力度,发挥好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主动应对,攻坚克难,为实体经济提供更有力支持,着力稳就业和稳物价,稳定宏观经济大盘。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