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全面扩大开放是经济发展重要法宝
http://www.CRNTT.com   2022-10-25 08:22:29


  
  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一带一路”建设是扩大开放的重大战略举措和经济外交的顶层设计。目前,“一带一路”已经完成总体布局,取得实打实、沉甸甸的成就,成为沿线各国共同的机遇之路、繁荣之路。面向未来,共建“一带一路”应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要求,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坚持开放、绿色、廉洁理念,努力实现高标准、可持续、惠民生目标,朝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方向不断迈进。应继续将互联互通作为关键,一体深化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协同推进基础设施“硬联通”、规则标准“软联通”、同共建国家人民“心联通”,建设更紧密的互联互通伙伴关系。应稳妥开展健康、绿色、数字、创新等新兴领域合作,培育合作新增长点。应统筹考虑和谋划构建新发展格局和共建“一带一路”,聚焦新发力点,塑造新结合点,建设更紧密的开放包容伙伴关系。
  
  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是全面扩大开放的强大体制机制保障,也是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个更高水平主要体现在:一是更大范围的开放。巩固东部沿海地区和全国特大城市的开放先导地位,加快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开放步伐,加大内陆和沿边开放力度,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二是更宽领域的开放。不仅要推动对外贸易和跨境投资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贸易强国,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有序推进服务业扩大开放,而且要深化拓展金融、科技、人才等领域的国际合作,使商品、要素等领域开放形成协同效应。三是更深层次的开放。在持续深化商品和要素流动型开放的同时,更加注重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形成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高效统筹开放和安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握好开放和安全的关系,织密织牢开放安全网,增强在对外开放环境中动态维护国家安全的本领。世界大变局正在加速演变,全球动荡源和风险点增多,中国外部环境复杂严峻,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维护经济安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也更加迫切。应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加快完善与更高水平开放相匹配的监管和风险防控体系,健全外商投资国家安全审查、反垄断审查、国家技术安全清单管理、不可靠实体清单等制度,着力维护重要资源和产品供给安全、产业链供应链安全、金融安全等,将发展的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
  
  创造更加有利的全球治理环境
  
  文章认为,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球治理体系和国际秩序变革加速推进,加强全球治理、完善全球治理体系是大势所趋,也是各国面临的共同任务。当前,二战结束后形成的全球治理体系基本架构仍在发挥有效作用,但不少机制、规则和运作方式已不能适应国际力量对比的变化,不能适应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要求,也不能适应国际社会共同面对的新问题新挑战,必须进行调整、改革与完善。中国将坚持经济全球化正确方向,共同营造有利于发展的国际环境,共同培育全球发展新动能。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坚持真正的多边主义,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维护以世界贸易组织为核心的多边贸易体制。倡导平等、开放、合作、共享的全球经济治理观,推动国际社会共同构建公正高效的全球金融治理格局、开放透明的全球贸易和投资治理格局、绿色低碳的全球能源治理格局、包容联动的全球发展治理格局,推动全球治理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