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
http://www.CRNTT.com   2022-10-28 08:15:35


   
  新型消费蓬勃发展。网络零售、跨境电商、移动支付等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不断涌现,传统商业企业加快数字化、智能化改造,线上线下消费加快融合。2021年全国网上零售额13.1万亿元,比2012年增长9倍;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352万辆,每卖出8辆新车就有1辆是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到784万辆,占全球的一半左右;5G手机出货量达2.66亿部,占手机出货总量的76%。
  
  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不断增强。消费成为经济增长的第一拉动力已有多年,中国最终消费支出由2012年的27.5万亿元提升到2020年的56.1万亿元,最终消费支出占GDP的比重由51.1%提升到54.7%。2021年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5.4%,比2012年提升10个百分点。
  
  挖掘释放消费巨大潜力
  
  文章认为,近年来,中国在促进消费扩容提质方面取得显着成绩,但也要认识到,受居民收入水平、社会保障水平、消费供给、消费观念、消费环境等多方面因素制约,中国消费潜力仍未得到充分释放。为此,要进一步完善促进消费体制机制,健全消费政策体系,营造良好消费环境,不断提升居民消费能力和意愿,更好发挥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
  
  把扩大消费同改善人民生活品质结合起来。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促消费为切入点,以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紧紧围绕不同收入群体、不同层次的实际需要,丰富市场供给,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加大社区养老、托幼等配套设施建设力度,在规划、用地、用房等方面给予更多支持,促进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充分发挥中国数字技术优势,支持数字平台赋能传统消费,推动线上线下消费深度融合。持续完善社区消费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县域商业体系建设,发展农村电商和快递物流配送,不断提升消费可获得性和便利性。
  
  把扩大消费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结合起来。中国中高端、多样化、多层次的商品服务供给体系尚未完全形成,这是制约消费规模不断扩大、消费结构持续优化的主要问题。要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提升供给体系对国内需求的适配性,打通经济循环堵点,加强产业链、供应链的完整性,不断提升中高端产品和服务供给能力。扩大优质商品进口,增加国内优质消费供给,引导消费回流。大力发展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满足个性化、多元化、差异化的消费需求。进一步优化消费环境,加强消费信用体系和质量标准体系建设,完善多元化消费维权机制和纠纷解决机制,让人民群众放心消费。
  
  把扩大消费同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结合起来。扩大消费最根本的是促进就业,完善社保,优化收入分配结构,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扎实推进共同富裕。要多渠道促进居民增收,保持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不断提升居民消费能力。持续深入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加快缩小地区差距、城乡差距和收入差距,提高居民边际消费倾向。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增强社会保障制度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适应性,深入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提升住房、教育、医疗、养老、托幼等公共服务水平,解决居民消费的后顾之忧。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