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国评论通讯社
首页|头条|焦点|大陆|台湾|港澳|国际|美国|两岸|华人|经济|财经|军情|社会
人物|文萃|图片|文化|娱乐|评论|社评|快评|观察|专论|网评|外电|智库|智囊
专题|专访|专页|周边|诗词|出版|编译|网书|数据|动态|电讯|名家|记者|简介
   2025年4月24日 星期四
设为首页】【加入最爱】【中评邮箱
您的位置:首页 ->> 中评电讯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石兴邦:叩访远古 行走一生
http://www.CRNTT.com   2022-11-03 12:58:09


  中评社北京11月3日电/据人民日报报导,中学历史课本中那张半坡遗址出土的人面网纹盆图片至今仍令人惊艶,它和另外一件在国家博物馆展出的人面鱼纹彩陶盆,成为许多人认识史前中国灿烂文化的起点。

  一个寂寂无闻的村庄名“半坡”,成为出现在学者们论着中频率最高的新石器考古遗址名称。上世纪50年代半坡遗址的考古成果,后来被概称为中国考古的“半坡范式”,引领了中国考古学的发展。

  10月21日,著名考古学家、半坡遗址主要发掘者,见证新中国考古事业从无到有、由弱到强的百岁老人石兴邦先生逝世。

  新中国考古的参与者和开创者

  石兴邦1923年出生于陕西,是新中国考古的参与者和开创者。1950年,夏鼐担任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所长,在浙江大学上学的石兴邦跟随前往,成为新中国考古队伍的一员。1953年,他带领一支考古队到陕西,第一次发现西安东郊电厂的基建区有许多史前遗址。

  新中国成立之初,需要尽快培养一批具有基本田野考古知识、能对文物现场及文物进行保护的专业人员,于是有了1952年至1955年的4期“考古工作人员训练班”,年轻的石兴邦也参与了培训。第三期训练班的田野实习在陕西半坡村一带展开,石兴邦是总辅导。

  在《叩访远古的村庄——石兴邦口述考古》一书中,石兴邦这样写道,“在发掘史前遗址方面,世界上谁家也没有经验可借鉴。以前打探沟,只是瞭解文化层堆积,并且将器物取走就算完事。要保留遗址的完整性、历史性,应当怎么去做?经过反复考虑,我觉得祗有采用全方位探测,大面积揭露,并以层位、层次向下发掘,所有迹象出现时均保留不动,以待全范围揭开后,再做观察分析,然后再根据实际情况研究第二步的发掘计划和方法。”

  一座保存完整的倒塌的圆形房子和一座大长方形房子的残迹就这样呈现在大家眼前。这是中国人第一次发掘出完整的史前古人类居住遗迹。在石兴邦的主持下,考古工作者经过4年5次大规模的发掘和清理,发现完整房子46座、墓葬250座、窖穴200多个,获得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具万件之多,6000年前史前人类的生活图景徐徐展开。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
首页 | 港澳新闻 | 国际时事 | 两岸专区 | 军事聚焦 | 评论世界 | 财经视角 | 文萃大观 | 中评电讯 | 时事专题
关于我们 | 中评动态 | 招聘人才 | 联系方式 | 链接方式 | 中评律师 | 验证记者证 | 免责条款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国评论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