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国评论通讯社
首页|头条|焦点|大陆|台湾|港澳|国际|美国|两岸|华人|经济|财经|军情|社会
人物|文萃|图片|文化|娱乐|评论|社评|快评|观察|专论|网评|外电|智库|智囊
专题|专访|专页|周边|诗词|出版|编译|网书|数据|动态|电讯|名家|记者|简介
   2025年4月27日 星期日
设为首页】【加入最爱】【中评邮箱
您的位置:首页 ->> 中评电讯 】 【打 印】 
“一带一路”带来数字化转型机遇
http://www.CRNTT.com   2022-11-07 09:39:58


  中评社北京11月7日电/2013年以来,“一带一路”倡议逐步从愿景变为现实,取得了丰硕成果,展现了强大活力和韧性,彰显了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促进全球经济共同发展的责任担当。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蓬勃兴起,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与各行业加速融合,共建“一带一路”也呈现出新的时代特征,为参与国家经济发展和产业数字化转型带来难得机遇。

  人民日报发表深圳大学中国经济特区研究中心郑礼典文章分析,增进民生福祉。共建“一带一路”参与国家有很多是发展中国家,数字基础设施较为落后。共建“一带一路”为参与国家经济发展和产业数字化转型提供了重要契机,增进了参与国家的民生福祉。一方面,在共建“一带一路”过程中,中国企业充分发挥自身数字技术优势和先进管理经验,同参与国家共同建设优良数字基础设施,提供数字化服务,并与相关国家合作培养数字人才,有效提升了相关国家劳动力数字化技能和素质。这些务实做法,既有利于这些国家抓住数字经济发展机遇、利用后发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又促进更多人参与到数字经济蓬勃发展中来,共同享有数字经济带来的便利生活。另一方面,共建“一带一路”也是参与国家文化交流的一个重要平台。随着参与国家数字设备以及数字技术不断普及,不同国家和地区可以将本国或本地区的优秀文化产品通过数字方式呈现和传播,各国人民可以通过移动互联网进行文化交流、学习和消费,从而更好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

  形成发展新动能。传统经济理论认为,人口、资本、土地是经济发展的主要生产要素。随着数字经济发展,数据成为新的生产要素,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动能,既不断催生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和新产业新业态,又通过赋能传统产业数字化发展,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近年来,中国与共建“一带一路”参与国家在电子商务、贸易平台服务、智慧物流等领域的合作不断加强,重点数字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加速推进,不仅与相关国家共享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的巨大红利,而且有效拓展了区域数字经济发展红利,推动相关国家经济发展和产业数字化转型进程不断加快。比如,随着参与国家数字经济的发展,更多市场主体得以通过数字技术参与到国际贸易体系中来,获得更为广阔的市场机遇和展示自身产品的机会,大大减少了供需双方的市场搜寻匹配成本,既提高了本国要素配置效率和商品流通效率,降低了企业整体运营压力和运营成本,也使企业有条件将更多资金投入产品和服务的创新研发中,实现发展壮大。

  文章强调,继续深入推进共建数字“一带一路”,一方面,需要加强参与国家各层级的沟通协调,推动各国数字经济发展战略有效对接;另一方面,需要深化数据安全保护、数字经济治理规则制定等领域的交流合作和对话沟通,努力就数字经济治理、数据安全保护等问题达成更多共识,为各国用好数字化转型机遇创造有利条件。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
首页 | 港澳新闻 | 国际时事 | 两岸专区 | 军事聚焦 | 评论世界 | 财经视角 | 文萃大观 | 中评电讯 | 时事专题
关于我们 | 中评动态 | 招聘人才 | 联系方式 | 链接方式 | 中评律师 | 验证记者证 | 免责条款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国评论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