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社北京11月9日电/“中国将推动各国各方共享制度型开放机遇,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在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习近平主席向世界郑重表明,中国将始终保持互利共赢的开放姿态,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上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不断为完善全球治理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经济日报发表评论员文章表示,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呼唤着更高质量的制度型开放。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是国家间进行投资与贸易活动的“契约”,是软性基础设施。制度型开放的水平和程度,决定着商品和要素流动型开放全面、深入、持久的水平和程度。从制度上打通关节,破除有形和无形贸易壁垒,与国际经贸规则充分衔接,能够为商品和要素流动带来新的更广阔空间。
文章称,过去很长时间,中国积极促进商品和劳动力等要素自由流动,以加工贸易等方式参与国际分工,这也符合当时的发展客观实际和需要。随着经济全球化日益深入,国际分工体系与价值链亟待调整重构,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一般性制度红利减弱,必须进一步以开放促改革,加快向制度型开放转变。
文章分析,这是中国顺应经济全球化、共享发展机遇的主动作为。通过制度型开放,加快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形成稳定、透明、可预期的制度环境,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将更有利于世界共享中国大市场红利,以制度优势形成新的比较优势。
这是中国参与全球治理、探索国际新秩序的应有作为。长期以来,资本主义主导下的全球化,发展机会与成果分配多有不公,“发展优先”总是为“规则优先”让步,并非每个世界市场参与方的利益都被兼顾。制度型开放蕴含着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将为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注入变革力量。
文章指出,近年来,无论是完善外商投资管理制度,还是推动投资贸易协定谈判,无论是依托世贸组织等平台提出并实施全球治理的中国主张,还是以“一带一路”建设凝聚人类共建美好世界的合力……中国在推进制度型开放的道路上积极作为,取得明显进展。面向未来,中国将顺应国际规则变化趋势,进一步完善负面清单制度、推动相关法律法规系统性升级、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促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让更多中国管理、中国规则、中国标准逐步走向世界舞台。
日前公布的《世界开放报告2022》中,这样一组数据值得关注:开放度每提高1个百分点,发展指数就会提高0.512个百分点。开放与发展齐头并进,开放为发展带来光明前程。无论国际形势如何变幻,中国都将坚定高举改革开放的旗帜,以更高水平对外开放为世界发展提供更多动力,向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光明未来不懈前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