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日本为何不肯放弃捕鲸业
http://www.CRNTT.com   2022-11-13 15:45:15


 
  近海禁止大规模捕鲸,并不代表捕鲸业会从此衰落。昭和时期,日本开始尝试母船式远洋捕鲸,其主要目的是生产出口用鲸油。对于资源贫乏的日本来说,这是获取外汇的重要来源。同时,由于拥有鲸油和燃料储罐的捕鲸母船可以作为油轮使用,政府也乐于提供支持。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日本捕鲸船大多被军队征用,其中捕鲸母船多“转型”为油轮。

  二战结束的那段日子里,捕鲸业出现了新一轮高峰。当时日本出现了粮食危机,畜牧业也陷入凋零,鲸鱼肉成为日本民众赖以生存的重要食材。在美国的支持下,日本于1946年开始重建捕鲸团队,捕鲸业作为肉类供给源以及“鲸油外汇”获取源成为重要产业。至20世纪50年代末,日本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捕鲸国。

  1951年,日本加入了国际捕鲸委员会(IWC)。尚不清楚这个行为背后有怎样的综合考量,但仅就日本捕鲸业本身而言,加入IWC这件事和IWC这个机构的名称一样令人迷惑。

  对很多人来说,IWC是一个很“拧巴”的机构,它名为“捕鲸”,却致力于保护鲸,并于1986年通过《全球禁止捕鲸公约》。其实,这当中有一个误解。IWC并不是不允许捕鲸,而是不允许商业捕鲸,对于以科学研究或者其他正当用途为目的的捕鲸行为并不干涉。

  这样的管理方式自然给很多捕鲸团队留下了空子。公开资料显示,从1987年到2018年,很多针对大型鲸类的商业捕鲸机构都纷纷更名,以科学调查为名继续开展捕鲸作业。他们中的很多都选择在南极海域和西北太平洋开展科研捕鲸活动,同时继续在沿岸对IWC管辖之外的小型鲸类进行商业捕获。其中,最有名的一家名为“调查捕鲸”,实施主体为日本鲸类研究所。他们以每年45亿日元到50亿日元规模的预算,在南极海(12月到次年3月)和西北太平洋(6月到9月)实施两次“调查”,而调查费的缺口则由日本鲸类研究所通过销售鲸鱼肉获得。

  日本的“科研捕鲸”,引起了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南太平洋国家和多国动物保护组织的抗议和反对。2010年5月,澳大利亚向国际法庭提起诉讼,认定日本所谓科研捕鲸不过是“挂羊头卖狗肉”,其真正目的仍然是出于商业考量。2014年3月,荷兰海牙国际法庭裁定,由于日本无法证明其科研项目确实需要猎杀相应规模的鲸,因而判决日本败诉,并下令将停止发放捕鲸许可,直到日本对其科研计划作出调整,日本也因此被判处80亿日元的罚款。

  日本会因此而放弃商业捕鲸吗?当然不会。紧接着,日本直接“退群”了。契机是2018年9月,日本在巴西召开的IWC大会上提议重启部分鲸类的商业捕鲸活动,却遭到反捕鲸国家的反对,最终被否决。日本政府认为,只要还继续留在IWC内,今后类似提案仍然难以通过,因此退出IWC是重启商业捕鲸之路的唯一选择。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