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力以改革攻破难点
“十四五”国家高新区规划目标中,有哪些难关需要着力攻破?
“对照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要求,高新区的支撑作用还没有充分体现出来,引领性原创成果突破不够,自主创新能力亟待进一步提升。”玄兆辉说,《规划》的“重点任务”章节中,第一项就是“增强科技创新策源能力”,这是任务落实的重点也是难点。“增强科技创新策源能力”的目标,需要调动政府、学术机构、企业等各方力量共同实现,通过改革创新,形成上下协同联动的技术攻关体制。
“汇聚国家战略人才力量”任务中强调支持国家高新区培养高水平人才队伍,把人才自主培养提上了更加重要的位置;“强化区域协同与辐射带动”任务中,支持园区整合或托管区位相邻、产业互补的各类工业园区,打造集中连片、协同互补、联合发展的创新共同体。
《规划》提到“建立动态管理和淘汰机制”,也广受业内瞩目。“实行有进有出的动态管理机制,强化优胜劣汰,对整改不力的园区予以撤销,退出国家高新区序列。这一条改革力度非常大。”玄兆辉说。
破解落实难题需要进一步深化改革,对此,吴家喜充满信心。“国家高新区始终站在改革潮头,发挥基层首创精神,在深化管理制度、科技体制改革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探索,在外籍人才引进、天使投资税制、保税监管、权限下放等方面形成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试点成果。”以中关村为例,去年,中央深改委审议通过支持中关村实施新一轮先行先试改革的“24条”措施,科技成果“先使用后付费”等一批改革举措落地生效。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部署,科技部将加强宏观引导和工作部署,指导幷推动各个地方、各个高新区根据各自实际,把《规划》中的各项任务和行动计划落细落实落地。”吴家喜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