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议截图) |
清华大学国际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主任达巍指出,任何形式的现代化都离不开开放,中国式现代化当然也需要开放,祗有开放才能带来长期的经济增长。将来的关键问题是,世界会越来越走向封闭,在这种安全化的基础条件下,如何开放?达巍认为,问题的核心是中国能接受何种程度的不安全,如果大力加强安全措施,就会陷入“脖子”被别人“捏”着发展的状态。“我们要接受一定程度的不安全。当然,这是一个‘度’的问题,如果我们接受程度高,可以用中国的市场和经济规模来吸引别人,让别人更加开放。反之,如果我们被动地跟着美国走,就会越来越封闭。中国作为九大国,如何主动选择,是我们要考虑的问题。”
全球化智库(CCG)副主任高志凯提到,中国式现代化在概念上应该更多地强调中国特色的现代化。纵观国际局势,印度堂而皇之地说“世界反对中国”,我们的应对之道应该是更多地强调中国与世界的共同之处,而不是强调差异。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反对中国式现代化,是因为其在概念上可能被人解读为“我们要走一条和美西方完全不一样的自己的路”。事实上,虽然现代化里包含了每个国家独特的道路和信念,但也有很多共通之处。
全球化智库(CCG)副主任、高级研究员刘宏指出,对外开放合作将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持续发挥强大作用。在“引进来”方面,截至2019年末,全球已经有180多个国家和地区到中国投资,投资金额超过2万亿,外资企业在中国以占有市场主体2%的比重带动了4000万就业,贡献了1/6的税收。在“走出去”方面,商务部2021年底全行业对外直接投资金额达1452亿美元,即使在疫情下,同比增长也有2%,特别是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投资同比增长14.1%,持续领先整体增速。“中国和世界是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我们不应该因为一两个国家之间的冲突和纷争,而忽视了世界上有两百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现实。”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全球化智库(CCG)高级研究员王义桅强调,理解中国式现代化,需要读懂二十大的文件。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我们曾经概括了13个优势,这次二十大报告规划至2050年,所以用了更加有公约性的说法,即中国式现代化。海外有一些论调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民族主义,无论是不是中国特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都是社会主义”。而现在我们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是因为大家都面向现代化,这是“求同”。“中国式”的概念具有包容性,不光是中国特色,还有其他一些国家走向现代化,各个国家之间可以提供借鉴。所以,中国式现代化是一种更加有优越性的表达。
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研究员、CCG特邀高级研究员魏红霞总结了美国对华科技战略的四个特点。一是全政府战略,国会、行政部门、机构联动,他们频繁相互交错出台各种打压中国的政治措施。二是两党对华策略,特别是科技战略层面相当强硬,这种状态已经持续很久。三是美国优先战略,美国优先的主题实际上是科技优先,进一步加强科技主导型模式,以跨国企业为主体,掌控全球产业链最高端科技,向全球各国精心布局科技产业链。四是美国科技与国家安全相挂钩,如果援引国家安全和公共安全这些概念,美国相关机构和官员就能获得很大的自由裁量权,来实施制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