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展现“运河人家”的文化自信
http://www.CRNTT.com   2022-12-19 10:32:37


 

  一大批群众文艺作品获得广泛好评,小品《一点都不贵》、扬州清曲《运河风雅颂》、扬州评话《受降记》等多部作品相继在省内获奖。

  政府搭台、百姓唱戏,近年来,扬州共组建歌舞、戏曲、民俗等各类群众文化队伍1200余支,培养文化骨干两千余人,文艺志愿者4万余人。其中30余支文化团队入选江苏省优秀群众文化团队。全市8个公共图书馆、7个文化馆、84个乡镇文化站、1333个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融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建设,每年开展各类文化惠民活动两千余场。

  民间文艺找到新舞台

  连日来,扬州刚刚投用的仁丰里小剧场热闹非凡,深巷内时时激荡起欢声笑语。扬州评话、扬州唱词、扬州清曲、扬剧、木偶戏等多种充满“扬州味”的传统文艺节目轮番上演,为市民、游客奉上了扬州非遗“大餐”。除此之外,扬州市文化馆举办地方戏曲大联欢活动、扬州广陵区魔方剧场举办系列传统文艺演出、扬州仪征市启动原创大型扬剧《三江口》巡演等。

  好“戏”连台的背后,是“民间文艺交大运”文化传承工程。该活动以“时时上新”和“常态化”的方式,面向全市征集、展演优秀民间文艺节目,边征集边展演,边展演边征集。通过逐级选拔、常态巡演,鼓励征集到的上百个文艺节目赴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等文旅平台展演,幷在国庆期间每天安排两台专场。

  剧场空间之外,部分民间文艺工作者借助信息网络找到了新的“舞台”。扬州评话非遗国家级传承人杨明坤在短视频平台上开设账号“皮五爹爹”,既推介扬州早茶的烫干丝、鸭蛋粉,又介绍皮五辣子的由来,甚至还能来一段说唱。“传统演出在书场里,观众最多也就几百人。网上发个《烫干丝》视频,点击量轻轻松松就破了10万。”杨明坤说,虽已退休在家,扬州评话却是他一生为之追随的民间艺术,他开设账号的初衷,就是推动扬州文化更好地“走出去”。

  除民间文艺团体,扬州鼓励全市国有文艺院团聚焦重大事件、重要任务、重要节点进行主题创作。扬州先后推出扬剧《阿莲渡江》、淮剧《浪起宝应湖》、木偶剧《铁道小飞虎》、中篇扬州曲艺《永远的长征——梨花又开放》、扬州弹词《瓜洲余韵》等重点作品。“十三五”以来,获国家艺术基金资助19项。舞剧《朱自清》获中国舞蹈“荷花奖”舞剧奖,扬州评话《玉山子传奇》获中国曲艺牡丹奖,由扬州出品的歌曲《蓝天下》《面朝东方》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