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读懂市场的赞与罚
http://www.CRNTT.com   2022-12-22 16:16:38


  中评社北京12月22日电/据中国经济网报道,一家药企,多年来坚持以2元钱20片的价格销售退烧药扑热息痛;同样是这家企业,又因垄断被罚1.33亿元——近日,两条与东北制药相关的热搜在网络流传,赞美与处罚几乎同时出现,堪称药企版“红与黑”。

  值得注意的是,网络讨论中,有些文章试图将反垄断处罚与低价售药联系起来,而这幷不符合事实:东北制药被罚,是因为于2018年11月至2019年6月期间,滥用在中国左卡尼汀原料药市场的支配地位,实施了以不公平的高价销售左卡尼汀原料药的行为,违反了反垄断法。一码归一码,企业以良心价销售扑热息痛值得点赞,但违法高价销售左卡尼汀原料药确实该罚,两者不可混淆。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原料药生产国和出口国。原料药市场集中度高,往往是一家上游厂商供应上千家下游药企。公开资料显示,我国的成品药约有1500种原料药,其中50种原料药只有1家企业取得审批资格可以生产,44种原料药只有2家企业可以生产,40种原料药只有3家企业可以生产。

  由于部分原料药和制剂市场需求刚性强、集中度较高、市场准入门槛高,垄断行为时有发生,但因为原料药不直面消费者,公众对这个领域的垄断行为及其危害了解不多。实际上,原料药领域的垄断行为往往比终端药店、经销商哄抬价格更加嚣张,危害性更隐蔽也更大。

  以东北制药为例,此次处罚源头可追溯到2018年,有人在网络公开举报该药企作为当时唯一一家左卡尼汀原料药生产企业,涉嫌价格垄断,使得左卡尼汀原料药价格从700元/千克上涨到8000元/千克,使得下游厂家生产受限,甚至出现断货。这正是监管部门坚决出手的重要原因。

  近几年,原料药领域的反垄断工作一直持续进行,于无声处守护幷保障着亿万患者的用药需求。在2020年市场监管总局查处的葡萄糖酸钙原料药垄断案中,葡萄糖酸钙原料药价格一度畸高至54倍。最终,市场监管总局依法对3家原料药经销企业实施垄断行为作出处罚,罚没合计3.255亿元。2021年,市场监管总局又对先声药业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罚款1.007亿元,对扬子江药业实施垄断协议行为开出7.64亿元的巨额罚单。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