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3699亿投资折射浙江稳进提质信心
http://www.CRNTT.com   2022-12-26 16:02:26


 

  南存辉建议,浙商群体可依托头部企业综合竞争优势,带动上下游中小企业、小微企业协同发展,共建产业链合作“生态圈”,着力固链、强链、延链、补链,推动浙江设备、技术、标准、服务等对外输出,实现合作共赢。

  面对诸多全球性挑战,新一轮的产业变革如何在科学范畴中找到核心问题?

  “这既需要科学家的好奇心,也需要有实际需求的牵引。”中国科学院院士、西湖大学校长施一公表示,国内大学、科研院所、科技型企业应主动作为,在国际上广交朋友,以更柔性的方式破解国际合作之困局。

  以技术创新促进体制改革

  大会期间,浙江省科技厅的“科技攻关在线”、浙江省经信厅的“产业一链通”等9个服务浙商的数字化应用平台推广发布,将从不同领域、不同维度赋能广大浙商发展。

  针对科创资源要素配置效率不高、科技成果转化机制不畅等堵点痛点问题,浙江始终把改革作为关键一招。比如“科技攻关在线”,围绕解决“攻什么、谁来攻、如何高效服务攻关、如何科学评价攻关”等问题,构建了全国首个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数字化应用场景。

  2016年至2021年,浙江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连续6年稳居全国第3位,企业的研发投入、科技人员、研发机构、承担科技项目、授权专利数量均占全省的80%—90%。其间,浙江“科技新政50条”提出以“最多跑一次”改革为牵引、构建“产学研用金、才政介美云”十要素联动的创新生态系统。

  “过去我们常说的民营企业创新,往往是技术、商业模式的创新。但也要看到,这往往也会带动体制机制的创新。”浙江省人民政府咨询委员会副主任、浙江大学金融研究院院长史晋川认为,对待民营企业的创新活动,对合理的突破,要改善法律、法规政策,给予认可、保护。史晋川表示,党的二十大提出了“中国式现代化”这一宏伟命题。这必须要通过高质量的发展来实现,民营企业的预期改善和信心提升,自然会激发出其强大的内生发展动力,在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事业中创造新的辉煌。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