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面对APP乱象,用户该怎样筑起防护墙
http://www.CRNTT.com   2022-12-26 17:29:06


 

  运行使用,不择手段搞诱骗

  弹窗关不掉、自动续费难关闭、打着使用APP可以赚钱的幌子恶意收集个人信息……移动互联网用户在使用应用程序时往往会遇到这样或那样令人烦恼的问题。

  其实,这些违规应用程序万变不离其宗,所有的不择手段都是为了从用户身上窃取利益。记者了解到,有的应用程序打着“使用便可以赚钱”的幌子吸引用户使用。可是,等到用户真正使用时会发现,要每天签到,要做任务,甚至要“拉人头”找下家,结果,一通操作之后根本拿不到钱。更可恶的是,部分开发者利用人们贪小利的心理,一步步引导用户泄露个人信息,骗取个人财产。

  有的应用程序在用户交纳会员费后自动续费,悄无声息地扣取用户费用。刘斌介绍说:“按照有关规定,使用到期前应在显着位置提醒用户注意。而一些应用程序则是偷偷摸摸地自动收费,神不知鬼不觉地就转走了用户的钱。”

  还有的应用程序在用户使用时不断弹窗。“现在,多数应用程序通过使用收费挣钱困难,就通过弹窗广告来挣钱,这成了有些应用程序的盈利模式。如果按照规范做弹窗广告,弹窗应可关闭、可跳转,但是这样广告的转化率较低,挣不到钱。据我们了解,弹窗规范出来后广告的转化率下降了60%。为了能赚钱,就出现了关不掉的弹窗广告。”刘斌说。

  记者了解到,此次“清朗行动”在运行环节主要治理的方面包括:集中治理弹窗问题;严格规范功能设置;严厉打击诱导充值。

  四方君汇律师事务所律师吴子畏告诉记者,目前关于应用程序的相关规定已较完备,比如弹窗问题,《互联网弹窗信息推送服务管理规定》《互联网广告管理暂行办法》《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等都有详细规定,弹窗关闭按钮应当在弹窗弹出之时即提供,若需阅读停留一段时间后才出现关闭按钮,同样属于违规操作。

  吴子畏提醒用户,尽管相关规定已经足够详尽,但是仍旧有铤而走险违规者。所以用户在使用应用程序的时候不能贪图小便宜,一旦发现违规行为应立刻停止使用,造成损失要留存证据。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