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 
汇聚力量,乡村振兴全面推进
http://www.CRNTT.com   2023-01-07 08:58:24


 

  稳产保供,为保障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当前,我国经济恢复的基础尚不牢固,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仍然较大。越是面对风险挑战,越要发挥好“三农”的“压舱石”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始终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头等大事”“始终立足自身抓好农业生产,以国内稳产保供的确定性来应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

  牢记总书记的谆谆嘱托,各地区各部门坚决行动。

  ——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

  河南省西平县老王坡高标准农田建设现场热火朝天,挖掘机、渣土车穿梭奔忙。“趁着天气晴好,抓紧时间干,高标准农田建好,丰收底气就更足了。”西平县农业农村局局长刘卫松说。

  沃野田畴,接续冬种冬管,升级农田水利,动手春耕备耕,冬闲变冬忙。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稳固大国粮仓根基。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超过62%,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超过72%,10亿亩高标准农田保障1万亿斤以上粮食产能。2022年全国粮食生产克服极端天气、农资涨价、疫情影响等困难,逆势夺丰收、高位再增产,总产量13731亿斤,比上年增加74亿斤。

  牢牢把住粮食安全主动权,粮食生产年年要抓紧。农业农村部有关负责人介绍,要切实担负起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这一重大政治责任,全过程压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全覆盖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全要素补齐资源科技装备短板,全领域推进生产方式绿色转型,全链条促进粮食产业升级改造,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真正做到依靠自己力量端牢饭碗。

  ——贯通产加销,融合农文旅,推动乡村产业全链条升级。

  数九寒冬,黑龙江省牡丹江市金禾米业公司加工车间内机器轰鸣,一箱箱加工好的“牡丹江大米”装车发货。“我们集产加销于一体,去年种植了2000亩有机水稻,加工、销售了7000吨品牌大米,很受市场欢迎。”公司董事长张礼国说。

  牡丹江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徐龙义介绍,全市绿色有机食品认证面积和产品总数分别扩增到532万亩、220个,“下一步将继续在质量兴农、品牌强农上做文章,促进农业加快迈向高质高效。”

  全环节升级、全价值提升、全产业融合,全国全产业链产值超百亿元的产业集群达112个、超10亿元的镇达174个。强龙头、补链条、兴业态、树品牌,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绿色、有机和地理标志农产品累计达6.2万个。农业农村部提出,到2025年我国农产品加工业营业收入达到32万亿元,农产品加工业与农业总产值比达到2.8∶1。

  深入实施乡村建设行动,让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统筹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布局,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提高乡村基础设施完备度、公共服务便利度、人居环境舒适度,让农民就地过上现代文明生活”。

  各地区各部门瞄准“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这个目标,深入实施乡村建设行动。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