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人民日报:让每一寸耕地都成为丰收沃土
http://www.CRNTT.com   2023-01-10 10:42:18


 

  强管护,高标准农田长效机制拔节生长

  多方参与、责任明确、协调顺畅、保障有力

  天刚蒙蒙亮,四川省旺苍县白水镇勇敢村村民曾远明就来到田里,巡护起了千亩高标准农田。“作为勇敢村8名管护员之一,我主要负责高标准农田建后的日常清淤、应急维修、垃圾清理,确保负责管理的标段设施完好、良性运行。”曾远明说。

  近年来,旺苍县探索高标准农田建后管护长效机制,健全县、乡、村、组四级网格长机制,实现“网格长制”全覆盖。同时,还确定县级田长29名、乡(镇)级田长23名和村级田长243名,划定1701个网格管理区域、确定网格员1701名,有效解决高标准农田建后管护“最后一公里”问题。

  “既当承包户,又做管护员,改造后农田每亩增收近500元,一年收入五六万元,还能照顾家里。” 曾远明感慨,“日子更好了!”

  高标准农田如何管?近年来,各地通过实践,制定出台了高标准农田建后管护制度办法,明确管护责任和具体要求,保障管护资金来源渠道,逐步建立健全了多方参与、责任明确、协调顺畅、保障有力的高标准农田管护机制。

  山西省长子县将项目建设与建后运维有机衔接,政府统一规划、统一建设标准,制定运维考核标准,总承包企业对项目的全生命周期负责,确保工程长效良性运行。湖南岳阳、辽宁沈阳、福建泰宁等地探索引入财产保险,发挥商业保险在事前评估、事中预防、事后赔偿方面的功能作用,为加强高标准农田管护工作进行了积极探索。

  此外,各地各部门精准发力、多措并举,调动各方积极性,有效拓宽资金来源。河南省结合农业水价综合改革,通过以电折水、计量收取水电费等方式筹集日常管护经费;江西省永修县在落实适当财政补贴的基础上,用好新增耕地指标交易收益、村集体经济收益等,多渠道筹措建后管护资金。

  郭永田说,下一步,要加强高标准农田建后管护,按照权责明晰、运行有效的原则,指导各地建立健全日常管护和专项维护相结合的工程管护机制。同时,完善鼓励社会资本参与高标准农田管护的政策措施,保障管护主体合理收益,为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扎好高标准农田长效运营“篱笆”。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