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叶海林:印度涉藏心态及对华政策的根源
http://www.CRNTT.com   2023-01-11 00:30:26


 

  其次,在国家层面,安全问题是核心,叶海林指出,印度具有独特的国家安全与边界观念。自1947年独立与1950年建国直到现在,对印度来说,只要其边境往北推一分,那就是一个重要的胜利。此种执拗的前进政策非常耐人寻味,这也导致其对西藏问题的顽固态度。
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其一,新生的印度继承了英印殖民政府的边境政策,即抓住殖民者留给他的所有的财产,“宣布独立后的印度拥有了向北部的扩展和一些特权”;其二,印度的历史是不断遭到外敌入侵的历史,而每一个入侵者都能够改变印度原有的政治生态。因此,印度人对经常遭到入侵的北部山口产生了根深蒂固的恐惧;其三,印度不存在非常严密的中央政权可以对国家进行有效的控制,无法对入侵者从边界开始逐次抵抗,因此造成其对边界问题的强烈焦虑感。总之,印度的心理活动是,最好能让周边的军事强国稍微离它远一点,离印度边界线越远,就意味着离印度的国家中心越远,由此边界问题成为了印度国家安全的核心问题。英印殖民政府时期对西藏的控制态度是这一心理的具体体现——他们“要把中国人推走”,最好是“把西藏从中国分裂出来”,使其构成英印殖民政府和中国之间的缓冲地带。这个事情没有实现,但印度建国后把这种想法继承下来了,由此可以更深入地解释印度涉藏问题的态度。

  再次,叶海林认为,近些年印度对涉藏问题的态度体现其对国际环境判断变化。无论从当前国际秩序与主权国家地位,还是从中印两国的经济力量对比来看,中国的总体实力都在印度之上。但是当前的世界体系对中国发展并不友好,在目前的世界格局和国际规则之下,中国受到的牵制更大,印度则是一个净既得利益者,因此在中国无暇顾及印度的时候,其能够采取比自身实力要更强的进攻政策,而由美国主导的印太战略则是对印度对外政策的重要加持。

  面对此种形势,叶海林提出,在过去的十年间,中国一直在努力争取与印度相向而行。这个策略从中国的传统文化与中西国际体系方面来说是合理的,但是问题在于,印度却是要利用这个时间窗口增大对中国的要价,这种行为有失道义,眼界与世界胸怀不够宽广。

  叶海林总结道,中印两国之间的交谈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归根结底在于在身份认知方面,双方之间很难弥合。中印两国都认为自己是主方,所以每次对话时出现各种各样的争议矛盾分歧。随着中国实力的增强,在此过程中便能不断累积有利条件,使得问题朝向一个有利的方向发展。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