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为了粮食梦种子梦
http://www.CRNTT.com   2023-01-23 11:32:17


  中评社北京1月23日电/据经济日报报导,冬日里,海南省三亚市崖州区南滨农场,农田里的大片玉米长势正旺,绿油油的一眼望不到边。向日葵地里,朵朵葵花在阳光下仿佛露出了灿烂的笑脸。

  “力争培育高产优质新品种”

  从腰间抽出纸袋,揉开袋口轻轻地将未吐丝玉米雌穗套住……1月13日下午,在一片高矮不一的玉米地中,身穿蓝色工作服、头戴大檐帽的孙凯熟练地给玉米雌穗套袋。看到记者,孙凯抬头笑了笑,“这片地种的玉米有七八百份材料,育种材料高低、形状都不一样,为了防止串粉,所以要在吐花丝前套好袋”。

  出生于豫北农村的孙凯,从小就对农业生产有着特殊的情怀。上世纪90年代,他就来到三亚从事棉花南繁加代育种工作,现已是一家种业公司科研部玉米项目负责人。他每到11月份便会南下三亚,每年要配五六千个组合,然后进行筛选鉴定,选择出丰产、优质、抗逆好的新品种。

  由于春节正是授粉时期,这些年孙凯大都独自在三亚过年。十几年来,孙凯和团队的大部分时间花在玉米育种田里。“我最早来三亚才三十来岁,时光荏苒,一晃20多年了!”孙凯感慨,“响应国家号召,我们力争培育出高产、广适、优质的玉米新品种。”

  “科企合作有很大发展空间”

  三亚地处热带地区,气候条件得天独厚。近年来全国近30个省份800多家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及科技型企业约6000多名农业科技专家,前来从事南繁育种工作。

  1月14日10点多,三亚艶阳高照,在太阳直射下皮肤甚至有些灼热感。中国农业大学国家玉米改良中心海南南繁基地里,作物遗传育种专业博士生孙茜和师妹张越冉戴着帽子穿着防晒衣“全副武装”来到研究组的玉米地。孙茜说:“10点左右太阳最好,也是花粉活力最强的时候,我们每天这个时候来授粉。”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