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社北京2月1日电/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最新数据,2022年年末全国人口141175万人,比2021年减少85万人,标志着中国人口变动趋势出现历史性转折,进入了人口负增长时代。人口乃国之大者,人口变动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引发了诸多讨论。
光明日报发表中国社会科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杨舸文章表示,当前全球有超过一半国家或地区的总和生育率低于更替水平,生育率下降和人口老龄化已经是全球面临的共同挑战。要看到,在今后较长的一段时间内,与中国人口负增长相伴随的,不仅有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劳动力数量下降、人口抚养负担加重等消极因素,也存在人口总量依然巨大、人口素质不断增强、人口城镇化持续推进、人口流动继续活跃等积极因素。
文章分析,首先,中国人口整体上处于高原平台期,2035年之前总人口还将保持在14亿以上,15至64岁的劳动年龄人口在2035年之前还将保持在9亿以上,人口规模巨大依然是中国基本国情,意味着强大生产能力和巨大市场规模,随着国民收入水平的进一步提升,由此也会带来巨大消费潜力。
其次,中国劳动力受教育水平明显提高。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16至59岁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10.93年,比2020年提高0.18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2012年的30%提高到2021年的57.8%,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达13.8年。中国劳动力素质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正由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本强国过渡,第二次人口红利的机会窗口已经开启,将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产生催化效应。
同时,中国人口城镇化仍处于高速发展阶段。数据显示,从2010年至2022年,中国城镇化率由49.68%提升至65.22%,流动人口总量从2.2亿增加至3.76亿。人口由乡村向城市集中,并在区域间流动,不仅有利于劳动力优化配置和城镇体系发育,也能促进产业聚集、产业链完善和消费市场的活跃。由此,重庆、苏州、成都、杭州等一批城市陆续实现了常住人口超过千万、GDP超过万亿元的目标。
中长期来看,人口负增长和人口老龄化必然是贯穿于中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征程中的基本国情,将使经济社会发展充满风险和挑战,同时也带来丰富的人口机遇。人口问题的本质是其能否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基本条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