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缓冲地带要达到100米。同时,处于生态保护的区域若为私人领地,其所有者也需采取负责任的保护措施。若发生污染,污染者或土地所有者将承担责任,并负担修复费用。
开普敦是首个获得“国际湿地城市”认证的南非城市。该市环境管理总监洛林·格拉恩斯表示,这一荣誉是对开普敦过往在保护湿地方面采取特殊措施的认可。据瞭解,开普敦下一步将重点改善河流和湿地的水质,未来3年至少投入3.5亿兰特(1元人民币约合2.58兰特),努力达成城市水源治理的长期目标。
湿地保护与发展旅游相互促进
走进日本出水市的鹤类博物馆,“祝贺出水市入选日本首批‘国际湿地城市’”的横幅格外醒目。出水市位于九州地区鹿儿岛县的西北部,沿海分布着大面积稻田和滩涂,是鹤类南迁越冬的重要目的地,被称为“鹤之城”。每年10月中旬到次年3月,白头鹤、白枕鹤等会从西伯利亚等地南迁到此越冬。自1992年以来,当地越冬鹤群数量一直保持在1万只以上。
“入选‘国际湿地城市’是对当地市民努力保护鹤类繁衍生息的极大肯定。”在出水市鹤类观察中心做义务讲解员的大内山裕向记者表示。现年71岁的他退休后,就一直从事鹤类和湿地保护相关推广工作。
每年10月进入越冬期,当地鹤类保护委员会都会从保护区内的农户手中有偿租借100余公顷农田,围上网状栅栏,设置为鹤群免受打扰的核心区域;这里的居民在鹤群到来后,外出和回家时要走“迂回路线”避开核心区域;清晨,保育员会在核心区域内铺撒小麦等饵料,保障鹤类的食物来源。临近鹤类北归时,投喂的饵料中还会用小鱼“加餐”,增加能量储备。
当地学校也注重加强人与鹤类和谐共生的理念教育。多年来,临近保护区的两所中学学生都是协助鹤类保护委员会进行鹤类数量统计的主力志愿者。出水市教育委员会还编写了关于鹤类保护的专门教材。正在鹤类观察中心拍摄鹤群的当地居民村上进一告诉记者,“冬天里,我们都是听着鹤群鸣叫声迎来每一天的。鹤已经成为出水市的亮丽名片。”
为鹤群打造宜居环境的出水市,吸引很多爱鸟者慕名而来。鹤类观察中心提供的数据显示,近年每个越冬季,都有约3万人来到该中心观察鹤群,这为人口仅5万余人的小城提供了重要的旅游收入。“入选‘国际湿地城市’后,出水市将进一步提高知名度,湿地保护事业将有更大的发展。”大内山裕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