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置家业 兴产业 扩就业
http://www.CRNTT.com   2023-02-03 11:08:46


 
  “十小工程”

  实现群众安居梦

  入冬以后,家住老县镇锦屏社区的汪敏,从社区工厂下班后常去附近的爱心菜园,割一把菠菜,扯几个萝卜,拿回家一洗,一天的菜都够了。

  搬迁之前,汪敏是老县镇东河村村民,住在距社区十几公里的大山中,初到社区,虽然迎来了新生活,同时又有了新困惑,那就是原来家有几亩地,吃菜不花钱,现在到社区,连根葱都要买。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统筹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布局,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平利县从解决搬迁群众生产生活难题入手,加快补齐易地搬迁社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全面推进“十小工程”,即“小管家”解决管理服务水平、“小配套”解决基础设施短板、“小平台”解决公共服务需求、“小库房”解决物资物品存放难、“小餐厅”解决特殊群众吃饭不便、“小课堂”解决技能培训需求、“小厅堂”解决婚丧嫁娶场所、“小市场”解决购物不便、“小菜园”解决吃菜难、“小公墓”解决农村殡葬难题。

  暑假期间,老县镇锦屏社区的小课堂正式开班,为集镇及周边中小学生提供暑期义务作业辅导,大学生志愿者们耐心地为学生辅导功课,答疑解惑。

  “我丈夫在外务工,我在社区工厂上班,家里公婆年纪都大了,本来担心孩子暑假作业没人辅导,小课堂开班后,心里的石头终于落地。”学生家长张娟说。

  为增强搬迁群众的归属感,平利县还全面推行“居住簿”管理模式,为辖区内搬迁安置群众中未办理户口迁移的人员发放“居住簿”,载明迁出地和安置地(社区)相关的服务工作,让搬迁群众吃下迁出地和迁入地权益双保障的“定心丸”。

  平利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宁国良告诉记者,通过“幸福家园”建设,进一步筑牢了基层战斗堡垒,提升了基层党建科学化水平,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全面建设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打牢坚实的基础。

  如今,为居民提供创业就业、文明礼仪等培训的“小课堂”,为居民提供儿童托管、亲情连线等服务的“小管家”等逐渐融入全县搬迁群众的生产生活之中,不断提升群众生活品质,帮助他们从“安家”到“安居”转变。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