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字当先,不能盲目上马
面对清洁能源供暖这道“必答题”,一系列“答案”已浮出水面。虽然选择众多,但因地制宜仍然是首要标准。
中国工程院院士倪维斗看好生物质能供暖在农村地区的应用。他认为,对缺少集中供暖基础设施的农村地区,生物质能供暖作为分布式的清洁能源供暖方式是更加适宜的选择。
生物质能原料来自于农林废弃物,获取便捷,经专业加工后可直接燃烧使用,无需额外购买设备,具有成本低、使用便利的特性,适于农村地区应用。但倪维斗也强调,生物质能属于分布式能源,应就近利用,一旦运输距离过长,不仅成本提升,其运输过程也会额外消耗大量能源,应因地制宜进行规划。
在集中供暖中应用清洁能源,选择什么样的清洁能源供暖方式同样重要。清洁能源开发受环境因素影响大,不同的清洁能源供暖方式有着显着的区域性。
目前核能供暖的覆盖范围最高可达核电站周边200至300公里,但采用热电联产式的核能供暖机组运行时需大量冷水进行冷却,因此仅适用于部分沿海地区。内陆地区想用上核能供暖,则要寄希望于低温供热堆。如中核集团研发的“燕龙”泳池式低温供热堆已列入吉林省辽源市相关项目规划。
风电供暖则对地区风力资源有着较高要求,尤其看重当地电价成本。“风电供暖项目建设要因地制宜,除风力资源外,还要充分考虑当地峰谷电价差、电成本或供热补贴政策等因素。”曹孝斌提到,目前不同地区对于风电供暖用电价格仍未有统一的政策标准,如部分地区可参照享受居民“煤改电”用电电价,但也有部分地区无相关政策。
对缺乏供暖基础设施的南方地区,政府、企业、居民间的配合至关重要。
负责海盐核能供暖项目建设运营的浙江零碳热力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陈鹂鹂提到,其所在公司主要负责海盐核能供热工程主管网建设,而主管网到居民家中的配套支网建设主体并不明确,权责划分不清晰,导致资金无法落实,项目推进困难,有待相关部门提供进一步的政策指引。
同时,陈鹂鹂表示,南方地区开展清洁能源集中供暖面临管网建设工程量大,项目投资额度大等瓶颈。项目建设亟须拓宽融资渠道,落实政策扶持,并加深居民对于核能供暖的认知与瞭解。
清洁能源供暖作为新兴事物正蓬勃发展,但目前仍面临较大不确定性,各地区需结合当地资源禀赋、资金情况、相关政策摸索前行。
“不论是集中还是分布式清洁能源供暖,都在特定区域和一定边界下具备较好效益和推广价值,不同技术选择都需要因地制宜、一事一议,定制化地进行路线选择和方案设计。” 顾皑总结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