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社北京2月10日电/据香港文汇报报导,自本月20日起,新的往来港澳人才签注政策在粤港澳大湾区内地城市试点实施,在粤港澳大湾区工作的内地6类人才可以申办往来港澳人才签注。科研、卫健界及文教人才等均受惠于新政策。有关界别人士对新政策纷纷表示欢迎,但希望新政策在试点实施一段时间后可以优化,包括放宽签注的申请门槛,以及延长签注的有效年期等。
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转化医学研究与发展中心副研究员王言昨日接受香港文汇报记者访问时建议,科研人才签注的申请门槛可以再放宽一些,“对于我们中心在一线做科研实验的研究生、博士生、博士后来说,他们会更需要到香港的实验室进行学习,或者进行一些实验研究。”
以前,学生为了方便,会用旅游签注赴港交流学习,每次最多祗有一周,到时间就得返回深圳走一趟。逗留时间一少,就会把实验时间压缩得特别紧张,晚上要么挤在香港学生的宿舍,要么就花钱住香港酒店或招待所,能够即日往返还能节省很多科研经费的开销。
增交流积经验 助育年轻医生
港大深圳医院乳腺外科副主任、顾问医生郑爱秋接受香港文汇报记者采访时亦提到,卫健人才签注对于人才的要求可以再降低一些。她认为新政策的出台就是为了更便利粤港澳大湾区人才从事科研学术交流活动,促进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发展。“内地有很多优秀的年轻医生,他们也很需要参与港澳的交流学习,放宽人才申请门槛,有利于培养下一代年轻医生的学术科研能力和技术水平。
“对于从事临床医学科研的年轻人来说,他们有机会能亲身参与港澳的培养机制会更好一点,而一个星期的香港签注时间肯定是不够的,需要更长时间的学术交流。”她说。
需经严格选拔 “放宽不等于泛滥”
郑爱秋强调,放宽不等于泛滥,赴港澳交流的优秀人才,首先要经过选拔,经过医院、科室的安排。对硕博学生、博士后群体来说,因为在校时间相对较短,因此在签注的签发有效期方面,可以缩短到半年或者三个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