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中国经济处于下半场“开幕式”
http://www.CRNTT.com   2023-02-15 08:59:19


 
  中国新经济的下一个20年

  我根据自己在行业中的一些亲身经历和体会,提出过一个想法,即“中国新经济的前后20年”。我把中国新经济分成了两个20年。第一个20年就是从2000年中国新经济刚开始的时候——也是我们加入世贸组织的时候,到2020年这段时间。在政府的引领下,我们国家在高速发展中创造了巨大的正外部效益,比如我国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提升、物流交通的完善、信息技术的普及。依托这些红利,大量创业公司通过互联网平台上的商业模式创新成长起来,推动中国的经济发展。但从根本上来说,这些企业科技创新程度,或者说“技术壁垒”,大部分都比较低。

  而中国新经济的下一个20年,在国家大战略的引导下,资本的角色是激发科技领域的创新活力。祗有以技术赋能产能,不断驱动产业升级,经济才能够实现从规模化发展到高质量发展的转变。

  我国在科技领域现在受到的外部制约非常大,缺的自主核心科技能力太多了,从核心IP(知识产权)到零部件,在任何一个突破口实现自主科技创新就能为整个一个产业打开崭新的局面。这也正是今后10年、20年创业、投资的巨大发展空间和机会,也是我们未来经济发展的巨大动力。

  几个典型的新经济案例

  在此,跟大家分享几个典型的新经济案例,也是我自己亲身经历的案例:

  第一个是平台经济。曾经最热门的是消费互联网平台;而现在,产业平台、产业互联网逐渐兴起。它们主要聚焦对传统制造业和供应链进行数字化改造。我们曾经投资过一家公司叫百布,主要是对纺织业进行智能化改造。纺织业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传统产业,也是一个万亿元规模的大市场,全世界有一半以上的纺织品是中国制造的。但中国的纺织供应链在很长一段时间都处在比较原始的阶段,生产商分散在长三角、珠三角,数量有上万家,整个供应链的效率比较低。百布这家公司做的是纺织行业的产业互联网,把信息不对称的上游和下游连接起来,高效配置,把实体工厂变成了“云工厂”,优化产能,降本增效。

  第二个是一个“专精特新”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就是含有“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特征的中小企业、创业型企业。我们在2018年投资了一家人工智能公司叫“创新奇智”,他们以人工智能技术来赋能传统产业。例如,他们给一家钢铁企业建设了一套无人驾驶铁水运输机车的系统,平均一年就能为企业节省2000多万元,提高了30%的运输效率,也大大提升了工人工作的安全性。依托中国规模庞大的产业,创新奇智过去几年保持了高速增长,成立不到四年就在港交所成功上市。

  第三个是绿色经济、可持续发展。低碳经济在全世界是大势所趋。在这方面,中国既具有研发能力,又具有产能优势。我们早在2007年投资了一家公司,那时还是一家初创企业叫“阳光电源”,现在是一个巨大无比的公司,是全球领先的新能源企业。随着国家推动实现双碳目标、淘汰落后产能,中国必将成为全球低碳产业的引领者。

  因此,我们现在正处在中国经济下半场的“开幕式”中,未来10年、20年将是一个充满机遇的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我相信,只要我们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一条主线,不断追求创新驱动发展、科技自立自强,就一定能在新时代有所作为,为中国式现代化贡献力量。

  来源:北京日报  作者:李世默(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理事会理事及咨询委员会主任)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