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元宇宙:从2022到2025,上海如何“以虚强实”
http://www.CRNTT.com   2023-02-15 11:08:14


 

  布局与优势

  上海没有BAT(百度、阿里、腾讯),曾被认为是一个遗憾,尽管饿了么、小红书和哔哩哔哩等新一代互联网企业已经给这座城市的互联网产业实力“正名”。如今,上海希望抓住元宇宙的契机,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

  作为第一个公开表述元宇宙发展创新思路的中国省级政府,上海市政府率先将元宇宙写入“十四五”规划,并在2022年夏天印发《上海市培育“元宇宙”新赛道行动方案(2022—2025年)》,提出到2025年元宇宙相关产业规模达到3500亿元。

  裘薇表示,元宇宙产值预计能够带动整个上海电子信息制造业发展,达到5500亿的规模。目前,上海电子信息制造业一直稳定在5000亿的规模,元宇宙的发展有望再增加500亿产值,形成突破。

  此外,创业主体也可以更加勃发。裘薇表示,上海希望培育出十家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元宇宙创新型头部企业。同时,元宇宙政策能够带动一些隐形冠军,即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将诞生一批专精特新企业,让大中小企业实现融通发展。

  发展元宇宙,应用落地必不可少。2022年10月28日,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官网发布了关于征集上海元宇宙重大应用场景需求“揭榜挂帅”的通知,提出要打造一批面向未来、可复制可推广的元宇宙标杆应用场景,牵引培育一批成长性高、技术性强、应用性好的创新企业,打造元宇宙前沿技术的最佳试验场和应用孵化器。2022年第一批重大场景的“揭榜挂帅”已经吸引370多家企业报名,其中不乏对东方明珠、梅赛德斯奔驰中心、一大会址等地标进行元宇宙应用场景的设想。

  对实现2025年的目标,上海的信心来源于多方面优势。目前上海在人工智能领域优势显着。人才引进、应用场景落地、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也较为完善。此外,上海的数字内容创作环境,诸如哔哩哔哩、小红书等优秀平台,也带来了相对活跃的创作者经济。

  上海市经信委的数据显示,上海人工智能人才从2018年的10万人增长到2022年的23万人。2021年,311家规上企业产值3056.8亿元,全市共105个人工智能项目签约,总投资达805亿元。

  张伊娜认为,上海在元宇宙布局上具有前瞻性,背后有几个方面的优势。最大的优势是人才优势。上海市经信委数据显示,上海在数字人才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上海拥有全国约33%的AI(人工智能)人才、52%的5G人才和40%的集成电路人才。官方数据显示,2021年上海人才总量达675万人,其中,数字化人才占比12.94%,位居北、上、广、深、杭五大数字化转型引领城市首位;上海对应届毕业生也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历年来一直呈现毕业生净流入状态。此外,在上海工作的外国人数量为21.5万,占全国23.7%,引进外国人才从数量和质量上均居全国第一。

  另一个优势是上海的科技企业云集。上海“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党委专题系列科技创新专场新闻发布会上公布的信息显示,上海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已从2012年的4311家增长到2021年的超2万家,十年间增长3.6倍;各类双创载体已超500家,其中科技企业孵化器189家、众创空间170家、大学科技园15家;引进跨国公司地区总部771家,外资研发中心481家,数量居全国第一。

  此外,发展元宇宙产业需要强大的基础设施。上海拥有覆盖广泛的网络基础设施,截至2022年6月底,累计建设超5.7万个5G室外基站、20万个5G室内小站,成为全国5G基站部署最多、覆盖最广的城市。这些都将有力支撑元宇宙领域的颠覆性创新和广阔的消费级应用场景。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